以往,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近年来,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这种疾病已经悄悄潜入到青年人中。7月23日,在*医院心内科,刘顺民医院接诊的四位年轻冠心病患者,依然历历在目。(本报全媒体记者吴治杰)■年轻心梗患者抢救及时挽回生命
刘顺民告诉记者,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被称为“冠心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临床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最为致命,需要引起市民的重视。
不久前,一位28岁的男子,因为晚上天太热睡不着觉,就约了朋友一起玩。他抽着烟、打着麻将,熬到凌晨三点时,突然觉得胸闷难受。医院检查,发现是心梗导致血管堵塞,医生为他实施了心脏支架手术。
一位27岁的男子,在值夜班时喜欢抽烟提神,有一次在值班过程中突发胸闷、憋喘症状,医院,发现也是心梗。还有一位心梗女患者只有25岁,自身得了高血压,但在平时生活中并不注意控制饮食和作息,最后导致突发心梗。
有一位青年男子在哈密一个工程项目上负责检查仪表,工作量并不大,但是要经常上夜班。该男子有段时间持续性胸闷不适,医院检查没有结果就来到乌鲁木齐就医,他怀疑自己是肺部有问题,在做完肺部检查等待取片时突然栽倒在地,不省人事。医院紧急抢救,发现是心梗,迅速采取治疗手段,将青年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刘顺民告诉记者:这些青年人由于发现和抢救都很及时,挽回了生命。但一些中老年患者,由于病情耽搁太久,有的在睡梦中就病发身亡,有的在送医途中失去了生命。不良生活饮食习惯是高危因素。
他表示,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高糖、高油脂、高胆固醇食物摄入过多,导致肥胖、糖尿病等疾病患者增多。肥胖和糖尿病都会让血液粘稠度提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熬夜、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又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如果有家族病史的年轻人,更需要注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疾病风险。普通人群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控制饮食,积极运动,保证充足睡眠。
刘顺民主任提醒市民注意,夏日高温,心血管疾病患者或者高危人群需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合理饮食、保持心情愉悦、保证充足的睡眠。高温会引起身体大量出汗,使得血液粘稠度增加,增加病发风险。合理饮食、控制高能量食物摄入有助于延缓病情发作。愉悦的心情,会让心率平稳,供血供氧充足,而充足睡眠更是心脏健康的基本保证。
据介绍,心梗最佳抢救时间是在病发2小时之内,救治成功率可以达到95%以上,此时患者的心肌可以得到有效恢复,术后可以和正常人一样。耽搁时间越长,心肌坏死率越高,即便救治成功,患者后期心脏的泵血能力也会减退,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医生提醒市民注意:当自己或家人出现持续性胸疼、伴随恶心、全身无力症状时,应该引起重视。家属医院治疗。如果亲人不在身边,患医院治疗(自行活动容易增加耗氧量,使症状加剧),而应该主动拨打等待急救。
转载自:乌鲁木齐晚报
编辑、排版/严毅责编/陈金璐审核/姜小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