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1月20日为“心梗救治日”
为提高公众对心梗严重性与防治重要性的认知
普及急性心肌梗死的规范化救治流程
11月20日上午
医院组织12名医务人员举行
“11·20”心梗救治日免费义诊活动
义诊活动以“心梗拨打胸痛中心快救命”为活动主题
活动现场
医务人员为群众免费测量血压、血糖
向前来咨询的群众
普及了急性心肌梗死的自我救治指导
讲解了心梗绿色通道救治流程
并对常用急症急救措施——心肺复苏术
进行了现场示范和教学
此次活动共服务群众余人
发放健康宣教资料和小礼品余份
心梗知识多一点
心梗又称急性心肌梗死,它发病急、死亡率高,并有年轻化趋势。我国每年新发心梗60万例,死亡率在三成以上,心梗已成为国民健康杀手,不及时救治是其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秋冬为心梗高发季节,眼下天气转冷,进入心梗高发季节,急性心梗救治不能凭运气。
心梗不再是“老年病”,中青年猝死频发;
虽然目前没有直接的数据表明,我国年轻人因心梗导致的猝死占多大比例,但可以肯定的是,猝死患者中,大部分都有冠心病或其他冠状动脉病变。让人忧心的是,国内心肌梗死发病年龄明显提前。一方面,以前的冠心病患者多为七八十岁的老年人,五十岁左右的都很少见,但现在二三十岁的冠心病患者已不罕见,四五十岁的就很常见了;另一方面,有心肌梗死危险因素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
四种坏习惯会让心梗缠上年轻人;
①吸烟过多:吸烟会促使动脉硬化,增大患心梗的危险。另一个方面,吸烟会引起冠状动脉收缩、痉挛,导致血管闭塞,发生心梗。
②暴饮暴食:食道和胃部离心脏近,过多饮食会导致心脏血管急剧收缩,发生痉挛。如果抢救不及时,会有生命危险。
③过度劳累:中青年心梗的发病人群主要是脑力劳动者,有的人工作起来几天都不休息。这种没有规律、过于劳累的生活,非常容易导致冠状动脉痉挛,从而诱发心梗。
④压力过大:生活节奏快,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往往会集中到一起。人在紧张时,会大量分泌肾上腺素,导致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上升,交感神经兴奋,这很容易引起心梗发作。
心肌梗死秋冬更易发作;
心肌梗死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此外,运动过少、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精神紧张、超重等也有一定影响。一项著名的世界性研究发现,90%的心梗是可以预防的。如果有一个或多个危险因素的话,就应提前预防。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心梗是冬季多发性疾病,大多有冠心病病史。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及便秘等都是常见诱因。因此,冬季预防心肌梗死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注意根据气候的变化增减衣物,冬季特别要防寒保暖。
②生活规律,禁烟,适度的体育锻炼。
③多吃鱼类、豆制品和新鲜蔬菜,不要暴饮暴食及酗酒。
④控制好血脂、血糖。还要防治各种感染性疾病和便秘、腹泻等。
⑤保持心理平衡,避免过度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不良刺激。
突发心梗怎么办?
心梗急救应牢记两个“”
年,我国首次确定每年的11月20日为“中国1心梗救治日”。之所以将“心梗救治日”定在11月20日,就是希望公众牢记心梗急救的两个“”:①及时拨打急救电话;②把握*金救治分钟。
疏通堵塞的冠状动脉,让心脏重获血液供应,是降低心梗死亡率的关键。开通血管的理想时间是发病后分钟内,每拖延1分钟,就会有大量的心肌细胞死去。
小编提醒大家要牢记
“两个”
①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②把握*金救治分钟
记者:冉闯
部分信息来源:央视新闻
编辑:*丹丹
审核:唐平
汉源县融媒体中心
了解更多汉源资讯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