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在冬季,心脏不太好的人要照顾好自己
TUhjnbcbe - 2020/11/29 11:24:00

现在已经进入了冬季,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季节。咱们知道冬季一共要历时6个节气,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时间上冬季从公历年底的11月上旬开始,跨越到来年的2月上旬结束,这样算下来,冬季要历时3个月左右。

因为冬天是心脏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引起死亡的高发季节。

这3个月的寒冷气候,对大家的身体是一个很大的考验,特别是冠心病人群,对他们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在很多突发的致命疾病里,心梗可以说是一名“佼佼者”:危险系数高,夺命速度快,老中青都是它的涉猎对象。

心梗在一年中有两个高发月

1

血管收缩

3

适应能力减弱

在寒潮袭来的日子里,人体的适应能力相对减弱,抵抗力下降。尤其是老年人,很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进展成肺炎,加重心脏负担,甚至诱发心梗。

提前两周,心梗就会提示身体

老中青里各有高危因素

长期吸烟、喝酒、应酬多;

具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冠心病家族史等;

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

剧烈运动,如长久没有锻炼突然跑马拉松,可能造成不稳定的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引起心梗。

年轻人因为长期透支身体,会导致心脏、血管内膜过早受损。一旦遇到某个因素刺激,如精神高度紧张、长时间得不到休息,就会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猛增,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

中年人

老年人

此外,由于中青年人和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年纪轻反而更易被心梗击倒。老年人经历了血管老化,尤其是高血压、心脏病的老人,有一个“缺血预适应”的过程。

他们在平时就可能出现心肌缺血,身体通过建立新的侧支循环和其他代偿方式,已经相对“适应”了这种情况。中青年人多没有这个过程,一旦发生心梗,心肌缺血的程度可能更严重,猝死率高。

做好4件事,预防心梗

虽然心梗是种危险疾病,但并非不能预防,关键要做好这些:

防心梗的前提

定期测血脂

高血脂是冠心病、心梗发生的高危因素。血脂是血液中脂类蛋白质的总称,包括我们熟知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同时也有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等。

其中,高密度脂蛋白是人体血脂代谢的有益产物,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这些有害物质的水平越高,血管内形成粥样斑块的几率越大。在寒冷、运动及饱食等刺激因素下,斑块易破裂,短时间内堵塞管腔,最终发生心梗。

因此,定期监测血脂水平,合理调整生活习惯,必要时服用降脂药,能够有效防止心梗发生。

防心梗的核心

管住“坏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导致血管内粥样斑块形成的最主要物质。

一般将该指标控制在参考范围(0.2~4.11毫摩尔/升)内即可,但年龄在40岁以上,且同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或吸烟的高危人群,该指标要控制在2.6毫摩尔/升以下才算达标。

既往已明确诊断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坏胆固醇小于1.8毫摩尔/升更有益于健康。总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越低,心梗发生的几率越小。

防心梗的保障

遵医嘱、健康生活

对于已经明确诊断患有冠心病,同时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的高危人群,应遵循医嘱,选择合适的他汀类降脂药物,规律服用,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长期稳定地维持在目标水平。

除药物治疗外,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在心梗预防中有着重要地位。戒烟限酒,少油少盐,坚持适当有氧运动、切忌剧烈活动,都是防止心梗发生的有效措施。

同时要注意气候变化,切忌饱食、防止便秘,也能减少心梗发生的可能。

防心梗的关键

警惕胸痛等症状

心肌梗死是内科急症,如短时间内未得到有效救治,致残致死率极高。

典型的心梗症状有:左侧心前区胸闷、胸痛,伴有心悸、气短、大汗、恶心、呕吐等表现。有些人虽未出现上述情况,但有类似牙痛、胃痛、左侧背部及手臂不适时,也应警惕心梗。

有冠心病史的患者更应注意鉴别,一经发现,医院就诊。

一旦突发心梗时,患者及家属不要慌乱,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说明情况。患者原地平卧,保持周围空气畅通。

如有硝酸甘油片,可立即舌下含服一片。适当呼叫患者姓名,尽量保持其意识清醒。患者若呼之不应,立即触摸其颈动脉(气管两侧靠近下巴的地方)是否有搏动,如血管搏动停止,必须立即给予心肺复苏,第一时间抢救患者。▲

免责声明

我们尊重原创。本平台部分内容及图片来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取健康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您的权益或版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瑞龙国药

郑州瑞龙国药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年,是一家现代化医药公司,总部位于河南郑州。主要经营中成药、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一类医疗器械的销售;中药材、保健食品的研发、技术服务。--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冬季,心脏不太好的人要照顾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