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心脑血管病是指心脏冠脉血管、脑血管、外周血管所发生的病变,常见的有冠心病、脑动脉硬化、中风等,是目前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且并发症较多,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常见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代谢紊乱,其与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关系密切,合理膳食在防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肝脏是人体代谢的核心器官,因此,保肝脏、调代谢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关键所在。
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较明显的优势,经过良好治疗的患者多可以软化、疏通血管,调整肝脏功能,改善症状,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医案举例
李阿姨,66岁,.6.4因头晕头重、胸闷胸痛反复发作(一两天内总要发作,非常难受),经家人介绍前来就诊,有多发性腔梗、冠心病病史。脉大而硬,左关脉尤甚。
诊断为:腔隙性脑梗塞、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为眩晕、胸痹,予散瘀通窍、软坚散结法治疗,方如下:
.7.10复诊时头晕头重、胸闷胸痛等症状明显减轻,但仍偶有发作,继续予中药治疗。
.8.13复诊,脉明显柔和,上述不适症状已经很少发作,且症状轻微。
.9.14复诊,近来心绞痛、头晕等症状未再复发,肝脉略实。继续予调肝柔肝巩固之,并嘱咐注意饮食,“五少三多”。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守护您的健康
岐*归源
“长按
微视讯:9月28日,医院心血管内二科首次使用新购进的血管内超声仪为患者实施精准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术并获得成功,此项手术实属松原地区首例。
患者,71岁,男性,因阵发性胸痛20年,加重1周于9月18日入住医院心内二科病房治疗。该患者既往曾于前降支、右冠状动脉行冠脉支架植入术,本次因胸痛再次入院,考虑病变比较复杂;心内二科介入团队经过对病人病情的全面分析、充分的准备,于9月22日行冠脉造影,结果显示:左主干短,前降支开口90%狭窄,回旋支开口80%狭窄,右冠状动脉远端%闭塞,远端来自左冠的侧支循环显影。贾和主任带领介入团队经过充分的讨论分析,决定手术分两次完成,首先开通闭塞的右冠状动脉,然后择期在血管内超声指导下完成前降支开口以及回旋支开口的真性分叉病变处理,该病变处理起来难度大,病变复杂,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灾难性不良后果,应用血管内超声能够精准评估病变情况,实现精准治疗。于是在9月22日贾和主任带领团队先期开通了病人闭塞的右冠状动脉。患者修养1周后,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于9月28日贾和主任应用血管内超声对前降支病变以及回旋支病变斑块负荷以及管腔的面积进行了精确的测量,前降支近段斑块负荷74%,回旋支斑块负荷72%,最终根据血管内超声提供的精准数据采取MiniCrush技术于左主干-回旋支、左主干-前降支各成功植入1枚支架,2枚之间进行了对吻治疗,支架植入后再次行血管内超声检查,显示支架贴壁良好,支架扩张满意。目前,患者恢复良好,无胸闷、胸痛症状发作,活动耐力明显提升。
据心内二科贾和主任介绍,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IVUS)显像是指无创性的超声技术和有创性的导管技术相结合,使用末端连接有超声探针的特殊导管进行的医学成像技术。血管内超声是通过心导管将微型化的超声换能器置入心血管腔内,显示心血管断面形态和(或)血流图形,主要包括超声显像技术和多普勒血流测定两方面。依靠其准确的定性诊断和精确的定量测定,IVUS在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和指导治疗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指导确立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正确选择器具的大小、确定介入治疗的终点、确定网状支架的位置及扩张效果、预测术后再狭窄的发生。对进一步改善介入治疗的效果,降低再狭窄和防治并发症等方面均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医院在冠心病精准治疗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今后我院将不断引进先进的设备,培养医护人员掌握先进的技术,为百姓造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