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CHD)是心血管系统疾病常见死亡原因之一,已有研究证明,ST2水平升高是慢性心衰、急性心肌梗死预后不良的显著性标志物,且与其他标志物具有相关性。医院心内科专家刘宏斌教授团队,发表于年7月AnnPalliatMed(姑息医学年刊)的一项大样本回顾性研究,即考虑冠心病炎症和心肌细胞牵张的病理机制,比较评价了ST2和NT-proBNP单用及联检模型对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预测效用。
·精·彩·正·文·研究方法
研究纳入.1-.1历时十年在医院心内科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纳入标准:年龄≥30岁;入院前6小时内有缺血性心脏不适发作,持续至少30min;相邻2个导联出现ST段抬高;愿意并能够提供书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心源性休克;血清肌酐(Cr)≥μmol/L;需要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无法遵循方案或不愿意提供知情同意书;缺乏监测ST2所需样本,或其它不良数据收集状况。
研究结果
共收集1,例患者的连续数据,患者中位年龄65岁(范围:32-95岁);中位随访时间3.9年,共有例患者发生MACE。
Cox回归分析显示,ST2是MACE显著性预测因子。通过ROC曲线确定标志物的最佳临界值,sST2对应为43.7ng/mL(95%CI:19.7-60.2);NT-proBNP对应为1,.5ng/mL(95%CI:85.4–17,.4)。
基于标志物临界值,将患者分为4个亚组进一步比较,sST2或NT-proBNP水平升高患者的MACE风险高于各标志物水平较低的参比组。而sST2和NT-proBNP水平均升高的患者风险再次显著升高。这些结果表明,与单独评估其中任何一种生物标志物相比,sST2和NT-proBNP联检可更有效识别MACE高风险的患者。
图:Kaplan-Meier生存曲线的各分层亚组分析
根据随访期间MACE的发生率,按风险类别对MACE患者重新分类;单独纳入ST2后,建立包含MACE危险因素和NT-proBNP指标的模型;代表模型预测能力的净重新分类指数NRI=1.03%(P0.),前后模型的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42.17-41.82)-(21.44-21.57)],提升率0.48%(P0.)。
最后经模型校准,进行似然比检验以评价模型的全局拟合优度,与MACE风险因素和NT-proBNP组建的模型相比,同时纳入sST2和NT-proBNP的模型具有更好的总体拟合度(P0.)。
研究讨论
应用NT-proBNP进行冠心病的风险评估仍有争议,但很多研究已明确支持,sST2是多样临床背景下开展风险分层的有效标志物。Dieplinger等人研究证明,对于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较高水平的sST2可独立预测长期全因死亡率,并为hs-cTnT和NT-proBNP提供互补价值。对于急性HF患者,sST2也是急性心衰强大而可靠的预后预测因子。
本研究证实,高灵敏度sST2预测冠心病的全因死亡和MACE效用突出,不亚于NT-proBNP;关键是,两者强强联检进一步提升了预测成效,通过协同互补更有利地反映出临床疾病进展。ST2作为心血管疾病管理和预后标志物,有望与NT-proBNP联合应用,更好指导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降低预后不良结局。
本研究的局限性主要是,患者的标志物指标是基于冷冻血样而非新鲜样本的检测,这是否影响标志物的检测值尚无定论。
引用文献:
BaiJ,HanL,LiuH.Combineduseofhigh-sensitivityST2andNT-proBNPforpredictingmajoradversecardiovasculareventsincoronaryheartfailure.AnnPalliatMed;9(4):-.doi:10./apm-20-
内容整理:北京利德曼市场部排版设计:三度医学如意文字审校:三度医学Rainsy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生物科学改善人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