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冠心病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疾病有不正确的想法和认识,这样既不利于病情的好转,又不能到达预期的疗效。
总体上来说,在冠心病患者容易存在以下心理上的认识误区。
(1)冠心病是绝症,得上后必死无疑
很多病人存在着这样的想法:“冠心病同癌症一样是不治之症,得上后只能等死”,“得了冠心病就是被判了死刑,再挣扎也于事无补”等等。这样的想法都是不正确的,病人一定要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发展,冠心病已经变得不那么可怕。近年来,广大医务、科研工作者根据临床试验和理论研究已经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救治、康复方法。据统计,冠心病监护治疗的统计表明,现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住院病死率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已经下降至10%左右,目前,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那些患了冠心病的老年人,由于治疗措施得当,再加上生活、饮食、精神、运动等方面的合理调节,带病活到八、九十岁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
(2)临床症状一消失,病就好了
这是一种极其错误而又危险的认识,这种观点过于盲目乐观。冠心病患者之所以会有这种看法,是因为他们对“什么叫冠心病的治愈”这个概念认识不清。冠心病的治愈是指因缺血引起的坏死心肌重新正常工作或者是动脉粥样硬化消失。但是尽管目前对冠心病的研究很多,治疗的方法也举不胜举,但没有一种方法是完全见效的。冠心病患者万万不可相信那些所谓的告别冠心病、治愈冠心病的宣传。症状消失并不代表冠心病已经完全治愈,因为出现症状的只是冠心病造成的心肌缺血的一小部分,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并不出现心绞痛的症状。因此,即使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出现症状,也不能抱着“已经治愈”的幻想,仍要坚持去看医生,做定期的检查。
(3)心电图检查正常,症状消失,就意味着冠心病完全治愈
心电图的检查正常也并不意味着冠心病的完全治愈。这是因为:第一,症状的消失并不代表疾病治愈,比如一些无痛性冠心病患者在发生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时并不出现任何症状。第二,心电图不是诊断冠心病的唯一可靠的指标。早期的冠心病患者通过心电图是检查不出来的,即使是动态心电图和心电图运动试验,其检查出来的结果也不是绝对正确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据统计
每年我国有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简单来说
每12秒就有1人被心血管疾病夺去生命
而冠心病的死亡又在这些心血管疾病中
位居首位
80%猝死为冠心病所致
冠心病已然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
可见,老王的惊恐并不是没有道理的,那么,就让我们和老王一起,认识一下这个人类第一杀手—冠心病
NO.1什么是冠心病?冠心病的全称
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或称为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
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以及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即冠状动脉痉挛
NO.2什么是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最常见类型
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
这也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
NO.3冠心病的发展过程
状动脉的堵塞是逐渐形成的
比如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
都会损伤动脉壁的内皮动脉内皮
损伤后就会形成脂肪斑块
慢慢的脂肪斑块越变越大
血管就变窄了
NO.4冠状动脉是如何狭窄阻塞的?
一开始血液还能比较畅通
然后慢慢的越来越窄
脂肪斑块会逐渐变硬
动脉慢慢失去弹性
最终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NO.5心绞痛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常见的诱因
体力劳动、情绪激动、紧张、寒冷、饱餐等
心绞痛的疼痛部位多位于胸骨后可以稍微偏左或偏右些
疼痛范围一般约手掌大小
它可能出现在其他不容易被发现的部位
比如有的表现为上腹部疼痛
有的疼痛向左肩、左臂、咽部、颈部等
其他部位放射
老李家儿子,好像得的就是这个病
这种疼痛常呈绞榨样或紧缩样的剧痛并伴有窒息感、焦虑或濒死感
甚至有面色苍白、大汗淋漓
小李和他爹都是冠心病,咋症状不一样呢?
老年人因为痛觉迟钝
常常疼痛不典型
而表现为胸闷、憋气、胸前压迫感
或烧灼感
我得赶紧给老李提个醒,千万要注意
心绞痛多为阵发性
一次发作一般不超过3至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
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这种疼痛即可消失
如果心绞痛持续半小时以上
且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应警惕可能发生更为严重的心肌梗死
NO.6冠心病的5种表现类型张姐,健健康康的,体个检怎么就得病了?
原来
冠心病有5种表现类型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心绞痛型
心肌梗死型,缺血性心肌病型,猝死型
可见
典型的发作性心绞痛
只是冠心病5大类型的其中之一
患者千万不可认为无心绞痛便高枕无忧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病人无心绞痛症状,但心电图负荷或动态检查有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
心绞痛型:一过性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发作性胸骨后疼痛
心肌梗死型:冠状动脉闭塞导致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
缺血性心肌病型: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纤维化,引起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猝死型:缺血心肌局部发生电生理紊乱,引起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导致心脏骤停而猝然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