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口服胰岛素有望明年上市,和普通胰岛素相比 [复制链接]

1#

胰岛素是长久以来作为调整人体正常血糖的药物,并且可以说是一种治疗糖尿病的特效药。胰岛素患者往往需要定时、定量地进行注射治疗,那么新型口服胰岛素的出现,是否会如同之前注射治疗一般有效呢?还是说只是打着方便的噱头而效果却大不如前。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全面、具体的角度对此进行一一分解。

一、糖尿病的病因。

首先,为什么会得糖尿病呢?主要原因有这几种:

1、不良的生活习惯。这里多是指患者因为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经常食用一些高糖、高热量食品而造成的肥胖体质。导致自身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身体调节血糖的功能减弱,已经无法继续支撑正常的代谢而导致。

2、身体阶段因素。这里主要指的是,老龄化和女性妊娠时期。老龄化,自身机体功能减弱,胰岛对血糖的控制,已经无法正常提供,而引起。妊娠时期,孕妇各种体内激素的提升,影响自身对血糖的控制,并且伴有孕期肥胖,也很容易造成糖尿病的发生。

3、家族遗传。顾名思义,便是遗传性的糖尿病。而且糖尿病具有一定的家族具象性,也就是遗传的因素很高。其人员的免疫系统,无法正常提供胰岛素,因为需要注射治疗。

二、胰岛素的作用影响?

胰岛素,是人和动物的胰腺分泌的一种激素,这种激素主要能够调节人体内血糖的正常代谢。同时促进体内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是人体内有着重要影响的一种物质。在治疗糖尿病领域广泛应用。也是近现代,治疗糖尿病的唯一特效药。

据相关资料统计,胰岛素的副作用和影响有如下八种。

1、低血糖。低血糖作为首个列举的影响,同时也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到的治疗负面影响。低血糖多会出现在,胰岛素注射后不及时进食,或是胰岛素过量时。平常运动过量也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症状,要注意及时补充能量。

2、高胰岛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释义来说,就是人体血液中的胰岛素含量过高。是由于长期注射,而导致体内的胰岛素含量高,无法适应自身的正常代谢。

3、导致肥胖。因为胰岛素,对自身的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有促进作用。因此不良的使用习惯,或是过量的使用,都会导致自身造成肥胖。

4、高胰岛素造成水钠潴留。因为胰岛素调整血糖的同时,会促进肾小管重吸收钠,因而可能会出现水钠潴留的症状。而水钠潴留则会造成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同时也可能会出现,由水钠潴留造成的胰岛素性水肿症状,多出现于患者的四肢和脸部。

5、胰岛素药性抵抗。一般药物在作用人体的同时,会出现一定的抗药性,胰岛素也不例外。其进入人体内造成免疫源性,进而产生相关抗体。不过这种症状的发病率很低,一般是在接受相关治疗一年内才会出现发病症状。

6、潜在隐患。胰岛素注射会促进细胞的有丝分裂,这便加大了肿瘤出现的风险。这点有注射治疗的原因,也有药物使用量过多的原因。一定要谨遵医嘱,按量用药。

7、脂肪硬结。由于长期受到针管注射的影响,多次收到注射的部位会出现脂肪硬结的症状。是常见的注射治疗弊端的存在,要尽量避免注射时间段的过于紧凑。

8、过敏反应。过敏反应一般出现在少数患者中,会分为轻度反应和重度反应。轻度反应会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现象,而重度,则有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的现象。不过近年,随着科

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胰岛素的纯度也不断得到突破,胰岛素过敏的现象也就越来越少。

三、糖尿病类型及预防。

首先我们需要对糖尿病进行全面了解。糖尿病,可以分为四类: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妊娠类糖尿病。这其中并不是每种患者都需要注射胰岛素,要根据具体情况对症下药。

1、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自身,免疫或某些因素导致胰岛β细胞完全受损,指的便是患者的胰腺仅凭自己无法正常工作。对于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而且不能大剂量注射,而要少量多次,以避免出现我们以上所说的胰岛素抵抗等不良反应。

2、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抵抗的连带病症来进行治疗的。这时的血糖代谢为异常状态,因此早期治疗时,通常不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而是使用胰岛素增敏剂。像二甲双胍这种药物,在和胰岛素配合使用时,还可以增强胰岛素降低血糖的作用。同时可以减少胰岛素的用量,避免低血糖症状的出现。然而,随着病症时间的延长,患者会有可能出现部分胰岛素缺乏的症状。这也就需要胰岛素来进行补充治疗。

3、妊娠类糖尿病。由于是处在特殊时期,这时的体内激素指标都很高,并且难以再使用其他作用类药物进行调理。这时,就需要胰素来进行对血糖的控制。

4、特殊类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的种类很多,其出现原因主要是由于,基因异常或其他疾病,或是所用的其他药物导致。病症包括:胰腺疾病所造成的糖尿病、各类遗传病所伴随诱导的糖尿病、药物作用导致的糖尿病等。特殊类型的糖尿病患者,大多都无法再由自身正常的分泌胰岛素,也就需要注射胰岛素来进行治疗。

糖尿病的预防,以分为两个阶段的预防。即未得糖尿病的第一阶段预防,以及早期糖尿病,避免其严重和并发症的第二阶段预防。

第一阶段。注意者应是身体肥胖者,或是有家族遗传性的人。在尚未发现自身,有任何不良反应时。要及时止步自己的不良习惯,多参加户外活动,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同时要记住不能吸烟、控制饮酒的禁忌。每天固定时间,要对自身的血糖进行检测。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第二阶段,便是已经发现有糖尿病,但是症状属于早期症状,自身病症并不严重时。这个时候要注意谨遵医嘱,同时结合自身的良好习惯。早期阶段,首先按照医生嘱咐,使用药物治疗。同时,每隔一定的时间要进行血糖监测。前期阶段,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同样适用。千万不要依然我行我素,对自身放纵。

四、全面介绍口服胰岛素

作为一种新生作用方法药物的介绍。首先介绍,就是该药物的制作过程和理念是如何,是否符合医学理论要求。那么口服类胰岛素的制作和理念又是如何呢?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

我们所知道的口服类胰岛素,也被称为口服类胰岛素因子。是属于生物技术制药工程中,基因工程生产的多肽类药物。进行实验的原理,是通过蚕杆菌表达系统重组带有CTB和人胰岛素融合基因,获得重组病毒。也就是将接种在蚕幼虫、幼蛹上进行表达,经冷冻干燥的过程,制作成口服类药物并是以胶囊的形式出现的。

经过生物实验研究,表示其对实验小白鼠具有明显的降血压和抑制、控制糖尿病的作用。目前药品的名称叫做:三平易多胶囊。胶囊性质为棕黄色、和棕黄色粉末。味道略微腥臭,有引湿性。

这里,我们可以很清楚了解它的用药性质。即新型口服胰岛素是以胶囊的形式,供患者使用的。以胶囊形式的新型胰岛素,似乎落地就要比传统的受人喜欢,相联系的便是它的用药方式。

口服的用药方式,即使是我们口头表述,就要比注射听起来轻松不少。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用药心理负担,和多次注射带来的身体皮下影响。

但是在以其轻松的用药方式,它的药物作用,能够和传统的直接注射,相提并论吗?将用药形式该做口服,其药效是否会受到影响。根据传统用药如此之久的经验,改变用药方式又会出现什么利弊,探知实际就也让我们从实际出发。

加以介绍的是,三平易多胶囊与传统糖尿病治疗不同,他的降糖方式为双效降糖。所谓降糖,便是胰岛素作用在我们体内的工作结果,这里的作用效果,是双效降糖。一是保护胰岛和重生胰岛,可以快速提升基础胰岛素的分泌量。二是保护胰岛素和胰岛素受体同时修复胰岛素,可以快速提高胰岛素的利用度。

作用过程主要,是刺进胰岛细胞β细胞自我愈合,恢复胰岛素的正常分泌,消除胰岛素抵抗情况,抑制栓糖还原酶,调节代谢紊乱。就是通过细胞修复和正常分泌,将体内的代谢恢复正常,然后起到改善糖尿病的作用。以这种方式,也可以有效的预防糖尿并发症的出现。

功效成分介绍:主要成分是生物胰岛素,通过消除Ⅱ型糖尿病各个阶段的自身免疫反应,可以实现减轻抵抗,保护胰岛的目的。药物成分蚕蛹中含有蚕素,可以促进胰岛重新生长,和生物胰岛素并用可以快速提升自身基础代谢的胰岛素分泌量。

而另一种成分,苦瓜降糖多肽-P则可以修复结构异常的胰岛素,同生物胰岛素对消除胰岛素抗体两套增敏机制一同并用。相当于就是,给我们的胰岛素,打上一剂强心剂,让其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胰岛素的利用率。

口服胰岛素的优劣介绍。优势:用药方便、安全、无痛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同时也能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口服入体内,可以完整的穿过消化肠胃,使用药有效的同时具有较大的吸收表面。可以减轻患者可能出现的肥胖现象。口服胰岛素,由门静脉进入肝脏,更符合胰岛素的正常生理状态。

劣势:胰岛素结构不稳定,因此会比较容易被酶降解。相对分子量大且渗透性差的特点,导致口服的生物利用率降低。生物利用率的降低和血糖控制不稳定症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临床治疗。

五、口服胰岛素的未来前景

目前为了实现胰岛素的口服用药,全球的许多公司针对不同的改进技术,对口服胰岛素制剂分别进行了研究和开发。目前都是处在实验或是临床研究的阶段,批准上市的口服类胰岛素还没有出现。但口服胰岛素的药物实质已经问世,也就是说不久之后口服胰岛素,便可以较现在更安全、稳定的形式所用。

在口服胰岛素一经被使用时,一定会成为新生势力。出现在患者治疗当中。新的用药方式,必定会对现在的传统方式,形成冲击。在其方便且能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的前提下。新型口服胰岛素,一定会在未来治疗糖尿病中,占据主导地位。

总结

口服胰岛素仍在改进,却是全球的共同竞速研究,它的问世就在不远将来。对当下糖尿病患者,也必定是一个科研福音。

在口服胰岛素有望上市,感慨科研的同时,也不由得让我们,通过万物皆有的两面性上考虑到,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患者会饱受糖尿病的病痛折磨呢?而且这种病症一旦确诊,便基本上在往后都要和胰岛素共度一生。

严重的背后也是我们对自我习惯的惊醒提示,生活在如此的快节奏之下,得到满足的心里保障之时,也一定要记得自己的身体保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就能使我们享受到更高层次的自我幸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