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怎样看待冠心病的治标与治本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什么外用药好 http://m.39.net/pf/a_6985657.html

疾病在治疗上一般都分标与本,冠心病也同样如此。那么具体怎样分辨冠心病的标与本呢?一般而言,原因是本,结果是标。而导致冠脉供血障碍的直接原因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可分为:血管痉挛、斑块脱落、血栓脱落、心脏负荷增加(引起心肌相对性供血不足之因);慢性可分为:斑块形成、血栓形成、血液粘稠。如果再向上追溯引起以上原因的原因;再往下延伸,还可有结果引起的结果。为了更清晰的理解此概念,采用示意图表述如下。

现根据上图所示,我们对斑块形成的原因和其造成的结果做一简略分析。

首先分析导致斑块形成的病因。

先谈“三高”:高血压,它的高动力作用可推动血脂进入内皮下,是促进斑块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促进心肌肥厚、导致心衰的重要因素。其次是糖尿病:因为它不仅导致脂代谢紊乱,升高血脂,加速斑块形成;并且高血糖本身对血管内皮也有损伤作用,便利血脂进入血管夹层;高血糖还可使神经系统造成损伤,影响血管舒缩功能。第三是高血脂:它导致脂质进入血管内皮下数量增多,促进斑块形成。以上三高目前多可采用药物干预。

其次是不良习惯:饮食上荤多素少、喜冷饮烧烤,生活上静多动少、喜烟好酒、昼睡夜玩、空调低温久开等不良习惯,以及工作环境、精神压力等都不能通过药物干预。这些只能通过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或改变工作环境等基本措施加以干预。

但随着临床和科研的深入,血脂中出现的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等一些特殊的脂蛋白类型,它们对斑块形成的影响及其治疗等是血管病治疗中出现的新课题。

此外有少数冠心病患者,既无三高亦无不良生活习惯者,其原因多可能涉及到血管自身结构的特殊性和/或其内影响脂类代谢酶的特殊性,这些多属遗传因素所致。

这里分析导致斑块形成的因素繁多,且多数不可药物治疗,少数虽可使用药物,但疗效、副作用、价格等因素也严重制约着治疗效果。

其次分析斑块形成以后的各种危害:斑块可诱发血栓形成;斑块血栓可共同加重血管狭窄;斑块血栓可因脱落导致血管急性栓塞;在狭窄基础上血管发生痉挛可加重组织缺血的严重性等等。

追根求源,还是斑块属“罪魁祸首”,是缺血事件的“原凶”。因此,基于以上分析,不论是“原因”,还是“结果”,“斑块”总是处于关键地位,所以抓住“斑块”这一病理物质的干预是多因素中的关键点,是真正的“治本”之道。

综上所述,斑块是造成血管狭窄、闭塞,导致血管供血障碍,引起心、脑、肾、下肢血管病的最主要、最基本的因素;而造成斑块形成的因素又很多;并且斑块一旦形成后还可引起许多并发性、伴随性病理变化。因此在涉及引起心脑血管病诸因素的治疗中,应该抓住基础的、本质的、根本性的环节——斑块,使用确实有效、疗效稳定、持久且非创伤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医学界、科技界和民间都已寻找、试验多年。从目前临床上显露的苗头分析,现阶段相对成熟、疗效可靠、*副作用少、价格普通百姓可承受者,祖国医学还应算是佼佼者。但我相信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不久的将来定会出现有效的直接作用于斑块的药物。

我们讲斑块是引起心脑血管病的核心物质,这是从病理物质的演变过程而言,但从消除引起血管狭窄闭塞的因素分析选择治疗手段时,应该同时考虑对斑块、血栓两者都有治疗作用者。

关于标本治疗问题,中医有句名言:“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或视病情需要而“标本兼治”,此点在医疗实践中,中西医均认可并按此践行。但这里有需要说明的是:有时把“标”当成了“本”。譬如有人认为采取了某种治疗措施(如介入疗法或中、西药物)后患者各种不适症状立即缓解甚至消失,这种把立即生效的方法当成从根本上治疗该病的“本”的有效办法是很不妥当的。因为只有能使斑块发生病理变化(缩小甚至消失)才是治本,而在极短时间内发生这种变化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是要有一定的“程序和时间”的,所以快速起效的治疗方法不能是治“本”。具体而言,上述快速起速者多是机械性撑开了血管狭窄部位或药物引起血管扩张所致。这应该是多数人熟知的常识。

在此再深入讨论对于直接作用于斑块(和/或血栓)的治疗作用的延伸效应。设想如有一种方法能直接消除斑块和血栓,它必定是通过干扰生化反应而实现的,既然如此,也必定能阻止斑块、血栓的形成。因此这种能直接作用于靶物质的治措施也必然具有预防作用。这种治疗方法应体现二个特点:一是起效时间是缓慢的(因为要有生化反过程),而非短时间对血管扩张产生的效应:二是这种消溶斑块血栓的作用是逐步地进行的,有一个由大到小的过程。因此对于刚刚形成或正在孕育的此类物质同样起到抑制消除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治疗措施应该既起治疗作用、也起预防作用。

既然如此,那么广大患者如何评价冠心病的标本治疗效果呢?这里提出三条衡量标准供读者参考:第一“标”消失的程度:理想者在治疗结束后所有临床表现应绝大部分或全部消除;第二“本”消失的程度:治疗结束后,理想者应该绝大多数甚或全部狭窄闭塞明显减轻甚至消失;第三控制复发的效果:理想的治疗方法,多数应于停药后相当长时间不复发。达到以上三条标准,在现阶段应该认为是“标本”兼治的好方法。

本文讨论标本治疗的目的是:一、运用现代医学知识,从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分析不同的“标”、“本”概念,从中找出核心的带有影响全局的治疗目标和治疗措施。二、启发人们正确分析各种治疗作用的价值和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三、引导人们思考如何选择既有治疗价值、又有预防作用,且*副作用小、经济、简便的治疗方式。四、作为各类疾病防治过程中分析标本治疗方法的借鉴,以起抛砖引玉之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