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给您支ldquo疫rdquo [复制链接]

1#

前言

在全民战“疫”期间,为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民众自我防护能力,打赢抗“疫”的人民战争,吉林省中医药学会、吉林省中医药健康产业协会、吉林省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协会(以下简称“三会”)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征集以“中医治未病理念”、运用“中医药特色技术”为主的民众自我防护建议,在33名专家提交的多条建议中,我们经筛选、整理,特为民众提供主题为“外防病*侵袭,内护自身正气”的自我防护建议,以帮助民众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刘淑荣

吉林省中医药学会

心衰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吉林省中医医院心病科主任

新型冠状病*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积极预防冠状病*感染是遏制疫情蔓延、取得抗疫攻坚战胜利的关键。中医学重在整体调节,《*帝内经》有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即强调提高人体自身抗病能力的重要性。中医理论体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建立起了独具特色、行之有效的养生、防病、治病体系。在感染新型冠状病*肺炎的重症、危重症患者中,原有肺部疾病、心脏疾病(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多种疾患的人群占很大比例,对于此类高危人群,早期预防,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可减少病*感染的机率。另外无论是患病人群,还是居家隔离的健康人群,随着启动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及出台各项严格的防控措施,出现焦虑、烦躁、失眠等负面情绪的民众越来越多,除了调整生活方式外,配合中医外治法也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原有疾病症状,缓解负面情绪。以下是吉林省中医药学会心衰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吉林省中医医院心病科主任刘淑荣及学会心衰防治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心病科副主任医师张晓华,心病科副主任医师钱锋等科室团队成员,对冠心病、高血压及伴有失眠、焦虑等心理障碍人群关于疫情期间自我防护的几点建议,适宜居家自我操作或家属协助操作。一、冠心病心绞痛

在日常口服药物维持治疗的同时,可配合穴位按摩(按、揉、推、搓),达到疏通经络气血,防止心绞痛发作的目的。

(一)选穴:双侧内关、双侧心俞、膻中。

(二)操作方法:

1按摩内关穴

取坐位,均匀呼吸,手掌朝上自然放于大腿上,右手拇指末节指腹着力于左侧内关穴(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作中等力度环旋按揉。~次/分钟,按揉1分钟左右。再用左手拇指末节指腹如前法按揉右侧内关穴,时间1分钟左右。可重复2-3次。

2按摩膻中穴

取坐位或仰卧位,均匀呼吸,用右(左)手拇指末节指腹着力于膻中穴(两乳连线中点)作中等力度环旋按揉。~次/分钟,按揉2-3分钟左右。

3按摩心俞穴

取俯卧位,均匀呼吸,家属站于患者右侧,用右(左)手拇指末节指腹着力于心俞穴(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作中等力度环旋按揉。~次/分钟,两侧心俞穴各按揉2-3分钟左右。

以上方法每日可早晚按摩两次。

二、高血压病

(一)选穴:五经(治疗部位)、桥弓、梁门、足降压点(反射点)。

(二)操作步骤及方法:

1拿五经

坐位,右手五指分开,用指腹着力于头部,使中指对着督脉,食指、无名指分别置两侧足太阳膀胱经,拇指、小指分别置两侧足少阳胆经,然后五指用力抓揉,并由前向后缓慢移动,当移至后脑部时,食、中、无名、小指要逐渐并拢,与大拇指相对用力向下移动至风池穴,并按揉风池穴。由前向后8—10遍。

2推桥弓

用拇指指腹在一侧桥弓穴(耳后翳风至缺盆一线)自上而下进行单程向下轻柔地抹动,约20-30次,然后再以同样方法在另一侧桥弓穴上操作。推拿时注意只能单向交替进行,不能两侧同时进行。

3揉梁门

坐位或仰卧位,用右手大指重压揉治右梁门,中指轻压揉治左梁门,反复揉按5-10分钟。重点治疗右梁门穴区,此穴为降血压的要穴,在治疗此穴时,同时配治左梁门。

4按“降压点”

用拇指偏峰按揉患者足部“降压点”,时间约为5分钟。此位置为足部反射点,在足拇指外侧缘,当第一跖趾关节前下方凹陷处。

以上方法每日1次,患者(或家属配合)每日晨起后可依照本法自我按摩1次,时间为20分钟左右。

三、失眠、焦虑等心理障碍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因疾病反复发作及长期用药治疗,容易产生失眠、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目前称为“双心疾病”。在新型冠状病*肺炎疫情发生期间,心脏病病人出现心理问题的越来越多,通过中医耳穴疗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一)选穴:心脏点、神门、交感、内分泌、皮质下

(二)操作方法:1耳穴疗法

耳穴贴压适合患者(或家属辅助)在家自行操作。建议患者采取坐位,全身放松,两脚与肩平宽,一般用中药王不留行(药店有售)敷贴,也可用白芥子等。首先用火柴头或棉签正确选取以上穴位,按压刺激,常规消*(酒精或碘酒),左手托住耳廓,右手将粘有上述圆形颗粒物的胶布对准所选耳穴贴压,并用手指轻压耳穴1-2分钟,每天由患者自行轻压贴敷部位,每次1-2分钟左右,每日5-6次。一般留压1天,次日更换为右耳,方法同前,两耳交替。

注: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中药和中医适宜技术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齐心抗疫与你同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