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谈谈冠心病冠心病认识的六大误区 [复制链接]

1#
冠心病认识的六大误区

名医堂——谈谈冠心病

本期嘉宾

解放*第医院心血管内科吴刚勇

■毕业于东南大学医学院,副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胸痛中心协调员

■对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病、心律失常等疾病的诊治及危重病人的抢救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医院心内科进修一年,年首批通过心血管内科专科医师准入考试,并获得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冠心病介入治疗资格。擅长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脏起搏治疗等。在中华级等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SCI收录2篇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四上午8:00-12:00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冠心病发病率正逐年上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

冠心病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年的报告,中国的冠心病死亡人数已列世界第二位。

然而,当前人们对冠心病的认识及预防却存在诸多误区。本期《名医堂》就和大家谈谈什么是冠心病以及冠心病的预防与治疗。

误区1.只有老年人才会得冠心病

临床以及诸多研究中发现,冠心病正在逐年年轻化,我国冠心病发病年龄明显提前。目前已发现最早的心肌梗塞患者只有20岁左右,30多岁就做过冠脉介入甚至外科搭桥的患者比比皆是。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幸地加入了冠心病的队伍,跟现在社会压力大、生活方式的改变、不良嗜好等有关。

如何遏制冠心病的年轻化趋势呢?

1.远离肥胖2.拒绝香烟3.筛查“三高”

4.加强运动5.调整情绪6.保证睡眠

误区2.没危险因素就不会得冠心病

冠心病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程度和支数有密切关系,而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以及过度肥胖、不良生活习惯等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因素。

同时,冠心病的发作常常与季节变化、情绪激动、体力活动增加、饱食、大量吸烟和饮酒等有关。

误区3.胸痛就是冠心病

胸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胸痛同时也是其它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例如:颈椎病、肩周炎、肋软骨炎、胸膜炎、心包炎和消化道疾患等。

怎样早期发现冠心病?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要及时就医:

(1)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

(2)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

(3)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等

(4)饱餐、寒冷或看惊险影片时出现胸痛、心悸

(5)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者;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

(6)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

(7)听到噪声便引起心慌、胸闷者

(8)反复出现脉搏不齐,不明原因心跳过速或过缓

因此,建议出现胸痛时一定要到正规医疗单位进行诊治,以便能够对冠心病及早发现和正确治疗,同时避免延误其他疾病的治疗。

误区4.症状轻,能不吃药就不吃药

很多冠心病患者在发病不重时,都尽量忍着不吃药,认为如果常吃药以后就没效了。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例如硝酸甘油等急救用药,间断服用,甚至一天吃上三四次,都不会形成耐药性。

因此冠心病患者当有症状发作时,一定要及时服用急救药物来缓解心脏的缺血症状,否则持续的心肌缺血可能会发展为心肌梗死,从而造成生命危险。

误区5.没症状或指标正常可以停药

有一些药物是冠心病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用的,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以及降脂药如他汀类,此外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还要长期服用降压、降糖药物。

冠心病患者需要注意的是,任何用药方案上的调整,医院心血管科大夫的诊断。

误区6.放了支架或搭过桥就好了

许多冠心病患者在支架或搭桥术后感觉症状明显减轻,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有心绞痛的发作,体力精神方面也有恢复,因此就觉得万事大吉,不需要再注意了。这也是冠心病患者中的一个常见误区。

冠心病患者术后一定要注意定期复查,一般术后1年左右酌情复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