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密水街道卫生院内科病房里时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这引起了小编的注意,闻声走来,原来是我院段钦蕾副院长正在病房和患者唠家常,此情此景小编看了感到暖心,不由得把这温馨的一幕幕记录了下来。
选择下班跟患者交谈是她多年来的习惯。这个习惯的养成源于门诊发生的一件小事,虽然是一件小事却深深的刺痛了她的心。那是在她刚毕业不久坐门诊时,有一位老大爷衣衫褴褛,精神不振。经检查这位大爷是高血压III级合并糖尿病(空腹血糖19.2mmol/L),吃着缬沙坦、硝苯地平降压,二甲双胍、格列吡嗪降血糖。可是有的时候买不到硝苯地平片,大爷就只好买硝苯地平缓释片或者硝苯地平控释片,大爷不知道硝苯地平片、缓释片、控释片的成分完全一样,只是加工工艺不同,控释片是激光打孔,价格却高了二十多倍。大爷不舍得吃就把药掰开来服用,二三十块钱的药就成了一两块钱的了。格列吡嗪降餐后血糖,需要饭前半小时服用,大爷觉得老吃药胃不好,就饭后吃,结果一点用不管,还有副作用,大爷就这样吃了六年。段院长知道了,心里一阵酸说不出的痛。后来,经过她的指导规范用药,老大爷高血压、糖尿病很快得到有效控制,再次见到她时,拉着她的手,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说:“谢谢你,段大夫,看看现在我的病都好了,身上也有劲了。”此后段院长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每闲下来就进病房和病人聊天,她说:“我愿意和他们聊天,因为他们需要我......”短短的话语,体现着“医者仁心”。
走进病房,很多患者和家属都夸赞她,她有着强大的亲和力,病房里的老人们都喜欢她,把她当亲人。她平凡普通,负责踏实,把照看好每一位病人当成一份责任,真正把“医者是患者性命相托的人,只有尽心尽力才能对得起这份信任”的职业准则融入工作中。爱,无处不在;用爱心,托起健康梦。
段钦蕾,女,年生,中共*员,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学历,从事临床工作多年,医院进修大内科1年(心血管、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等)。年间医院学习乙型病*性肝炎等传染病知识8个月。医院全科医师培训一年,擅长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等疾病的诊治,尤其对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肺心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对小儿哮喘、支气管肺炎、乙型病*性肝炎等有独到的见解跟丰富经验。联系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