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风热咳嗽的辨证论治 [复制链接]

1#

风热咳嗽的辨证论治

风热咳嗽

辨证论治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候之一。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患者多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

根据病因不同可大致分为风寒咳嗽、风热咳嗽、燥热咳嗽、肺火咳嗽、肺虚咳嗽等。其中,风热咳嗽的病因病机为风热犯肺,肺失清肃。下面,我们就详细了解一下风热咳嗽。

风热咳嗽

[临床表现]咳嗽频剧,咳声粗亢,痰稠色*,伴有发热恶风,鼻流*涕,头痛,汗出,咽喉疼痛,口渴,舌苔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宜肺止咳。

[方药]见下。

急支糖浆

[药物组成]鱼腥草、金荞麦、四季青、麻*、紫菀、前胡、枳壳、甘草。

[方解]方中鱼腥草味辛性寒,清热解*,为君药。金荞麦味甘涩微苦性寒,清解*热,活血散瘀;紫菀化痰止嗽;前胡降气化痰止咳,共为臣药。四季青清热凉血;枳壳行气宽中,为佐药。麻*宣肺止咳平喘;甘草止咳祛痰,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共用,共奏清热化痰,宣肺止咳之效。

[制剂规格]糖浆剂,每瓶装①ml;②ml。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0~30ml,一日3~4次;儿童一岁以内一次5ml,一至三岁一次7ml,三至七岁一次10ml,七岁以上一次15ml,一日3~4次。

蛇胆川贝液(散、胶囊)

本品药物组成为蛇胆汁、平贝母。辅料为苦杏仁水、薄荷脑、蔗糖、蜂蜜、苯甲酸、羟苯乙酯。

口服液,每支10ml。口服。一次10ml,一日2次。

散剂,每瓶装①0.3g;②0.6g。口服。一次0.3~0.6g,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软胶囊,每粒装0.3g。口服。一次2~4粒。

胶囊,每粒装0.3g。口服。一次1~2粒。均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川贝止咳露

本品药物组成为川贝母、枇杷叶、百部、前胡、桔梗、桑白皮、薄荷脑。

露剂,①每瓶装ml;②每瓶装ml;③每瓶装ml。口服。一次15ml,一日3次;小儿酌减。

川贝枇杷糖浆:本品药物组成为川贝母流浸膏、桔梗、枇杷叶、薄荷脑。

糖浆剂,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

蜜炼川贝枇杷膏

本品药物组成为川贝母、枇杷叶、桔梗、陈皮、水半夏、北沙参、五味子、款冬花、苦杏仁水、薄荷脑。

膏剂,每瓶装①75ml;②ml。口服。一次15ml,一日3次。

桑菊感冒片(合剂、丸)

本品药物组成为桑叶、菊花、桔梗、苦杏仁、连翘、芦根、甘草、薄荷。

片剂,每片重0.62g。口服。一次4~8片,一日2~3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温开水送服。

合剂,①每支装10ml;②每瓶装ml。口服。一次15~20ml,一日3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用时摇匀。

水丸,每粒重15g。口服。一次25~30丸,一日2~3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温开水送服。

羚羊清肺丸(颗粒)

本品药物组成为羚羊角、浙贝母、桑白皮、玄参、苦杏仁、栀子、薄荷、前胡、金银花、板蓝根、大青叶、枇杷叶、麦冬、天冬、石斛、天花粉、*芩、熟大*、生地*、金果榄、桔梗、甘草、陈皮、牡丹皮。

丸剂。小蜜丸每丸重20g,口服。一次6g(30丸)。蜜丸,每丸重6g。口服。一次一丸。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颗粒剂,每袋装6g。口服。一次1袋,一日3次。开水冲服。

感冒止咳颗粒(糖浆)

本品药物组成为柴胡、金银花、葛根、青蒿、连翘、*芩、桔梗、苦杏仁、薄荷脑。

颗粒剂,每袋装①10g;②3g(无蔗糖)。口服。一次1袋,一日3次。开水冲服。

糖浆剂,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

鉴别用药

急支糖浆、蛇胆川贝液、川贝枇杷露、川贝枇杷口服液、蜜炼川贝枇杷膏、桑菊感冒片、羚羊清肺丸和感冒止咳颗粒均可用治风热犯肺导致的咳嗽。急支糖浆有较好的止咳化痰作用。蛇胆川贝液、川贝枇杷露功效类似,具有祛风止咳、除痰功效,均用于风热咳嗽,痰多、气喘、胸闷、咳痰不爽或久咳不止者。桑菊感冒片适用于风热犯肺的咳嗽轻症,羚羊清肺丸适用于风热犯肺的咳嗽重症,并伴有咽喉肿痛、口干饮冷等肺胃有热的表现。感冒止咳颗粒偏于疏散风热,用于风热表证明显者,症见发热、恶寒、胸膈满闷、咳嗽咽痛。

END

以上内容节选自《常见病中成药疗法》第3版,主编王育杰、王秀娟,本书设医理药理篇、辨证论治篇、鉴方别药篇和辨体用药篇,共四篇。其中,“辨证论治篇”为本书重点,主要介绍了一百余种常见疾病的中成药疗法和一千余种临床常用的中成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