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夏天为什么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我们该怎样 [复制链接]

1#
世界卫生组织《心血管风险评估和管理袖珍指南》中提到,心血管疾病是造成世界范围内致残和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可通过预防措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研究发现,每年夏天是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高峰期,死亡率也比较高。为什么心脏病容易在夏季被引发呢?这主要是因为:1、夏季体表散热增加,皮下血流量是平时的3~5倍,血液更多地流向外周血管,而心脏的供血相对减少。2、室内外温差大,较大的温度变化会刺激冠状动脉剧烈收缩,其内的斑块容易被牵拉破裂,形成血栓堵塞血管。3、夏天天气炎热,睡眠质量受到影响,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脏的耗氧量增加,增大了心血管疾病发作的风险。按照中医理论,季节和五行五脏是有对应关系的。夏季属火,对应的五脏为“心”,以及血液、神经、大脑、神志等。一般情况下,夏天以养心为要。“心”就像是一家之主,一国之君,生命能够延续,血脉能够充盈,我们能够随时应对环境或社会的变化并及时做出调整,都有赖于“心”。心统领五脏,统合生命,地位尊崇,《*帝内经》里有描述:“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气足则养周身心为君主之官是因其涵盖了心脏搏出血液的能力、脉管输送血液的能力和血液自身健康三个方面。心气足,才能令血脉周流营养全身。心属红,“其华在面”,如果一个人的脸色白里透红,皮肤光滑细嫩,就是健康的表现。心主神志,神需清明中国人常说“用心学习”,那是对“心主神志”的通俗解读,神志就是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近些年屡有关于接受心脏移植的患者,在接受手术后从身体、性格,到对家人感情都与移植前大不相同的报道。可见心与神志、精神的密切关联。现在是信息社会,每个人都面临着海量的信息,这对心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和伤害。“悲哀忧愁皆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夏养心的“心”并非完全指现代医学里“心脏”的概念,而是包括心脏在内“主神”的整个神经系统,甚至心理因素。气温过高容易使人精神紧张、情绪波动起伏,因此,夏季养生,宜清宜静。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只要保持心境平和与豁达,自然会有丝丝凉意从心中散发出来。心境平静的时候,人的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分泌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也就下降,随着代谢的减慢,心率就会随之减慢,躁热感也会减轻。正念练习、音疗冥想、清心寡欲、闭目养神等,都有利于“心”的养护。起居饮食中养心

保证充足睡眠

心是“阳中之阳”,属火,火性炎上,但是又不能一味炎上,要做到升中有降,才能达到心火与肾水水火相济、心肾相交,才能睡得好,精神焕发。所谓“心恶热”,特别是这几十年全球的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变暖,阳气生长有余而潜藏不足,上火的人多了、睡眠不好的人也多了。夏天人们往往睡眠不足,心肌能量和氧量消耗增加,导致心脏病复发。养成定时午睡的习惯,对心脏很有好处,每天中午休息半小时左右为宜。患有心血管病的病人起床时,应先在床上躺上半分钟,慢慢起身后坐上半分钟,再双腿下垂床沿半分钟,然后下地,以防止急性心肌梗塞的发作。

红色食物与苦味

养护心脏应多吃红色食物:中医五行对应五色,红色入心,夏季应多吃西瓜、桑椹、番茄、红枣、赤小豆等,这些食物都有养血、降血脂、改善心血管和血液循环的功能。适当吃点苦:中医五行对应五味,苦味入心,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茶、莲子心等都有祛心火的作用,可以清心凉血,解暑去热。

多做养心运动

中医常说“春夏养阳”。也就是说,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仍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太极拳动静相兼,刚柔相济,开合适度,起伏有致,正气存于内而风邪不可侵,与自然的阴阳消长相吻合。在早晨阳气升腾之卯时、辰时可以多加练习。同时,瑜伽、普拉提等慢运动,通过慢、深、长、匀的呼吸,不但能消除烦虑,还能对心脏的微细血管和经络起到养护作用。6月5号将进入芒种,一年中最热的时节马上就要来临。芒种之后壬午月,午火正好对应心脏,许多有心血管疾病,或者心血功能较弱者,更宜在日常生活习惯中积极调养。位于上海的音昱听堂已全面开业,其系列线下课程,旨在通过调整生活中饮食、呼吸、睡眠、运动、思维和心灵练习六种习惯,增强自我觉察以及身心联结。如果你想更好地养心护心,可前往音昱听堂咨询或体验。-END-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