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伙计都喜欢在有空的时候散散步,不仅放松心情,顺便还可以锻炼锻炼身体。也有人一次能走个几万步。
散步虽好,但是如果这些地方不对,可能会走出一身病来!
1走路地方不对,总是在马路旁边走
马路旁边灰尘尾气太多,其实对肺部是不好的。根据调查发现;沿街散步肺功能改善微弱,动脉硬化状况甚至恶化。
2走路时机不对
总是在早上散步,早上植物会吸收氧气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其实这个散步的养生保健作用并不佳。
3走路时机不对
我们最好是吃完饭一个小时左右开始散步,不要立刻就走,这样对胃有影响。,餐后散步对患有冠心病、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糖尿病、慢性食道病以及进行过胃部手术的病人也很不利。
4走路姿势不对
走路不要含胸低头,这样对脊椎不好。
5最好不要长期暴走
每天走一两万步,其实很容易让关节受损,尤其是年纪大的人,不间断地摩擦软骨,容易引起炎症出现水肿,骨关节都存在老化和功能退变的问题。
6不做热身运动
走路之前,记得做一些放松关节的热身运动。如果不做热身运动,身体没做好准备。
正确的走法是什么?
请记住以下几点:
1、什么时间走:下午最好,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
2、每天走多少步最好:-步!幼儿和老年一般走行出汗后坚持20分钟即可。
3、走多久:最少30分钟!哪里走最好?草地、土地。
4、走路一定要注意呼吸,一般以不局促,呼吸均匀为宜,如果步速过快会导致呼吸急促或困难,那么我们就要调节步速,控制呼吸。
5姿势:
上半身
眼睛自然地直视正前方,上半身挺直,不要前倾或驼背,肩膀自然放松,收小腹。双手轻轻握拳,手臂弯曲、配合步伐向后摆动。摆动手臂除了可以增加运动强度,也能有效地带动整个身体的节奏。
下半身
尽可能跨大步伐(但也不用太刻意),感觉臀部的肌肉也被牵动到。踏出时脚跟先着地,再把重心移到脚掌处。
走路姿势推荐:
1、摆臂大步走
适宜人群:所有人群
动作要领:走路的时候尽量把双臂前后摆动起来,前手摆臂伸掌尽量高过头顶,后手摆臂要随势后摆伸直。行走的时候,尽量迈大步。行走的快慢因人而异,最好走到气微喘,心跳在次左右。
运动功效:提高心脏活力、舒筋强肌、消脂减重。
走路时双臂大幅度的前后摆动,心跳容易加快,可以对心脏产生良好的锻炼效果。而且,
走的时候上肢大幅度摆臂、腿在大步快速迈进,这样上下相随,全身肌肉骨骼都运动起来,因而可以达到舒筋活血的目的。
2、上下拍手走
适宜人群:中老年锻炼者,腰、背、肩伤痛者
动作要领:在走路时双手先在自己头顶上拍一下掌,然后手放到背后在屁股后面拍一下,这样上一下、下一下交替进行。一般按照脚走二步、手拍一下掌的节奏运动。走路的时候要尽量迈大步前进。
运动功效:解除肩颈酸痛,活血、化淤,增进呼吸通畅。
走路时双手的上拍和下拍,能够使肩关节和颈部、背部,充分活动开,可以缓解肩颈和背部的劳损酸痛。手掌拍击能加强末梢血液循环,
所以可以达到舒筋活血、化瘀的目的。而且这种双手上举的活动,还可以有扩胸的运动效果。
3、原地踏步走
适宜人群:老年锻炼者,伤病初愈者
动作要领:在室内或者室外任何地方,原地抬腿踏步走。有能力的,可以把大腿抬高些踏步走,两臂注意摆臂。老年锻炼者和伤病初愈者高抬腿踏步时要注意,后背最好靠近墙,以防
高抬腿时身体后仰摔倒。膝关节较弱,容易酸痛的人,可以走得慢些,腿不要抬得太高。
运动功效:增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加腿部力量,增加体力。
4、倒步走
适宜人群:动作无障碍的各年龄层人士,对腰背痛者尤佳
动作要领:小腿带动大腿,小步往后退,腰背、脖颈要挺直。倒走时要全神贯注,眼睛左顾右盼,掌握身后道路的基本情况。这项活动很适合那些不宜做剧烈运动的人。如果在从事其它运动锻炼后采用倒步走,还有助于调节心情和促使身体疲劳的自然恢复。
运动功效:提高腰背肌肉力量,改善腰背痛症状;提高自身平衡能力、增强腿部肌肉力量;增加运动的能量消耗。
倒步走时,腰身挺直或略后仰,脊椎和腰背肌肉将承受比平时更大的力,可改善腰部血液循环,使向前行走时得不到充分活动的脊椎和背肌受到锻炼,可以起到预防驼背、治疗腰痛之功效。因此,倒步走无论是对于青少年、整日伏案工作或学习的人还是中老年人慢性腰痛者都有好处。
TH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