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重新回到年之前,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多带着自己的家人朋友出去旅游?多去吃天南海北的美食?还是多赚钱?
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是“我都要”,但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最想做的事情之一可能还有一项,便是学做菜。
没因为疫情被隔离之前,饿了便去外面的饭馆吃堂食或者点外卖,这群年轻人活得“逍遥自在”。
每次和父母打电话,都能一边吃炸鸡一边和父母做保证:“知道知道,下次不吃外卖了”,挂了电话又开始想晚上点啥吃的。
但被隔离之后,外卖小哥成为了得不到的“男人”,楼下的饭馆成了可望不可及的“天堂”,因为不会做菜,手中社区发的菜也成为了光看着也吃不了的物品,这个时候就开始仰天长啸,开始怨恨自己为啥没有听妈妈的话,好好学做菜。
“五谷不分”的年轻人们经过疫情隔离的“毒打”之后都开始把学做饭安排上了日程,甚至励志要求自己还未出生的孩子以后都一定要学会做饭。
可是第一步就没那么容易,本来以为学做菜最坏的结果是做的菜难吃,没想到还有好多人的结果是——炸厨房。
明明那些美食博主写的都是“跟着步骤,有手就会”,结果到自己手里变成了“跟着步骤,炸厨房”。
有些被隔离的人收到社区大礼包,以为终于有肉吃了,结果还是决定继续吃素吧,吃素也挺好。
热胀冷缩的道理我们都懂,但一滴冷水不小心滴到了热锅盖上就直接炸了这个事情也没人告诉我们呀。
记住煮汤记得不要玩手机,因为煮的那些东西会消失不见,离你而去,最终只留下干巴巴的锅,黑色的漆在提醒你它们曾经存在过。
看看这即将喷涌而出的火焰,这小笼包应该多少有点烫嘴吧。
同时感谢炸厨房的各位选手们,让我们知道了原来电磁炉也可以生火,以后谁要说电磁炉没有烟火气,我们就得和他急。
在很多高档餐厅中,越贵的菜名字越花里胡哨,越让人猜不透菜的原材料到底是啥。
而那些炸厨房的年轻人,对这一点倒是学得很透彻。
你猜猜一位大厨做的下面的东西是什么?
谁能看图说话猜出这是某位大厨费尽心力做的“饼干”。
但这最起码还是能看到形状的,接下来登场的大厨,确定不是在“养猪场”工作?如果大厨不解释,谁能想到这是豆腐丸子?但这样一说确实隐约看到了豆渣。
能被妈妈说成是“呕吐物”,让爸爸吃了一口就匆忙找借口走了的食物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明明照着博主的步骤做的意式烩饭,让“大厨”以为的简单炒饭,结果还是翻车了。
别人的黄油糖浆绵绸色亮。
某位“大厨”的黄油糖浆,说实话和街上某位动物走过的时候留下的东西很像。
所以到底是差了哪一步?
有时候或许不是人不靠谱,有些烹饪的机器其实更不靠谱(机器:“我第一个不答应”)。
比如烤个面包,烤成了“脏脏包”。
肉眼可见的火星让人不禁想到,这一嘴下去,牙齿还在吗?这个面包机再烤下去,家还在吗?
能烤出下面这样的蛋挞的肯定不是妈妈不靠谱,一定是烤箱不靠谱,我们还应该看到的是妈妈的贴心,还给孩子留了晚饭。
空气炸锅也一度成为网红厨具,人称“万物皆可空气炸锅”,很多博主也说就算是做菜小白,使用空气炸锅也能做出美食,但他们可能还是高估了一些做菜小白。
空气炸锅能登上年度十大“无用”商品之首,也是有原因的,毕竟本想炸食物,没想到买来炸厨房。
空气炸锅炸披萨,这炸得应该挺……脆的吧。
鸡翅也被炸成看不出的模样。
“大厨”心里的疑惑:“温度度,时间25分钟,是按照菜谱做的呀,可问题出在哪呢?”
你是不是忘了翻面了?我的宝。
下面的碳块隐约还能看到五花肉的原始样子,猪被杀了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火化的,答应我,下次不要再对猪进行二次伤害了,好吗?
你看看有人把元宵放空气炸锅,这肯定是空气炸锅的忠实信徒,但是你没看到这些元宵都裂开了吗?不会真的有人信“空气炸锅万物皆可炸”吧?
不久前,有一位大学生开发了一个做菜小工具,便有50多万人浏览过,选择食材、主食、厨具,便匹配给出相对应的做菜教程,成为了很多被隔离在家不会做饭的年轻人的生存秘笈。
同时或许为了防止下一届年轻人像这届年轻人一样炸厨房,对做菜的教学就要从娃娃抓起,教育部都开始要求9月起中小学生要学煮饭,义务教育劳动课还要求学生学种菜养禽。
媒体报道:不少70后80后网友直呼‘多年前的劳动课,如今又回来了’。所以怪不得90后和00后能炸厨房,这样的劳动课没能让他们赶上。
做菜不是个容易活,但炸厨房也不是件简单的事。希望各位手中的菜和厨房,且有且珍惜。
END
撰稿
小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