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78岁老人被子女强行送养老院,20万存款
TUhjnbcbe - 2025/7/30 17:12:00
中科公益爱心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5077/

年3月的一天,家住湖南湘乡市的刘荣芳老人刚吃过午饭,3个子女突然闯进来。

“妈,附近一家新开的养老院条件不错,我们带您去看看。”

没等刘荣芳老人回过神来,已经被子女连拖带拽塞到车里。

她本以为是去考察一下环境,没想到进了养老院,就出不去了。

原来子女早就帮她办好入住手续,临走前他们搜走了刘荣芳老人身上仅有的元钱。

78岁的刘荣芳,开始了“软禁”的生活。

老人哭诉道:

“我究竟犯了什么大罪,这样对我和关押犯人有什么区别!”

俗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

刘荣芳老人的子女为何做出蛮横不孝的举动呢?

强行被送进养老院

78岁的刘荣芳老人是一名退休教师,每月有0多元退休金,育有二子一女。

老伴去世后,她独自居住在距离大儿子家不远的小区里,生活完全可以自理。

闲暇时,她会和以前的同事们出去跳跳舞、逛逛街,老年生活过得多姿多彩。

然而这种生活,在年3月的一天被彻底打破。

三个儿女来到家中,不由分说就将她送到养老院,还切断了她与外界的联系。

养老院的生活,对刘荣芳老人来说,孤独且无趣,做什么事都有人看着。

她唯一的娱乐,就是和一群老人打扑克。

刘荣芳多次要求离开,可是养老院有规定,必须子女签字才能放行。

等她想给亲戚朋友打电话时,发现通讯录的多个联系人早就被子女删除,连手机卡也换掉了。

就连20万元存款和退休工资卡也被儿女拿走了。

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有一天,刘荣芳无意中得知,养老院的一名员工和她娘家侄子认识。

老人悄悄写了一张纸条,托那人送到侄子刘建民手上。

刘建民得知后,急忙前往养老院。

见到侄子,刘荣芳老泪纵横,向侄子哭诉了自己的遭遇。

刘建民不由得火冒三丈,打电话联系大表哥,质问大表哥为何要这样做。

没想到刘荣芳的大儿子态度强硬:

“养老院各方面条件都不错,我妈住在里面我们也放心。”

刘建民见交涉无果,只能请记者过来协助。

记者的到来,宛若让刘荣芳老人看到希望。

她连忙展示了行走坐卧,证明身体健康,有自理能力,希望能从这里离开。

刘荣芳的子女,到底为何要将身体健康的老母亲送到养老院呢?

子女大声诉苦

刘建民带记者来到老人的小儿子李伟家中,老人的女儿和大儿媳也匆匆赶来。

随后李伟拿出几大兜保健品,瞬间堆满整张茶几。

女儿李璐说起送母亲去养老院的缘由-原来刘荣芳老人迷上了买保健品。

“她整天背着我们出去买这些东西。”

“自己吃不说,还四处送给亲戚,万一吃出毛病,谁能负责?”

看着堆满一桌子的保健品,记者用手机扫码查询了一下价格,一瓶就要0多元。

而包装上不仅没有保健食品专用标志,连批准文号也没有。

难道仅仅是因为母亲痴迷买保健品,就要把她送到养老院吗?

说到这里,姐弟俩面色阴沉,情绪明显低落起来。

他们的父亲多年前患上糖尿病,本来在医生的治疗下,获得很好的控制。

可是自从年,父亲和母亲开始痴迷购买保健品。

在推销员的吹嘘下,这些保健品仿佛“神药”一般,可以治百病。

医院开的药,改吃保健品,每天都要吃下去一大把。

直到父亲身体越来越消瘦,他们才发现异常。

而父亲也最终因为糖尿病并发症离世。

父亲离世后,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母亲非但没有引以为戒,反而变本加厉地购买保健品。

兄妹三人多次劝说,每次母亲表面上答应,背地里却偷偷出去购买。

这种行为,最终发展为病态的痴迷。

母亲将买来的保健品分散藏在房间各个角落,比如包在衣服里,塞在床垫下面,就怕他们发现。

刘荣芳老人本身有高血压和严重的冠心病,吃完这些保健品,面部浮肿。

之所以让她进养老院,也是担心她会出事,这才切断她与外界的联系,戒掉她的“瘾”。

听到这里,侄子刘建民忍不住跳起来反驳:

“我姑姑买药用她自己的钱,你们管得着吗?再说了尽孝也要讲究方式,你们分明是为了霸占她的钱!”

大儿媳立刻辩解道:

“你们去周边打听打听,谁不夸我们几个孝顺?我们之所以这样做,也是逼不得已!”

原来,这几年因为阻止母亲买保健品,母子关系一度剑拔弩张。

刘荣芳老人更是当着外人的面辱骂他们,说他们都是不孝子。

而老人的目的,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让子女松口,不再反对她买保健品。

事到如今,老人坚决要回家,儿女坚决反对,事情又该如何解决呢?

母子剑拔弩张

在记者的建议下,李伟、李璐和大嫂三人前往养老院,当面与母亲沟通。

远远看到刘荣芳与坐在一旁的老人相谈甚欢。

看到子女到来后,脸上的笑容却瞬间消失,换成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表情。

女儿和儿媳一连叫了几声“妈”,她毫无回应。

过了片刻,老人才对记者抱怨道:“我不愿意搭理他们,他们对我不好。”

听到婆婆这么说,大儿媳也满腹委屈:

“妈,你可把我们害苦了,我们哪个对你不好,你还要叫来记者埋怨我们。”

刘荣芳的情绪也激动起来,眼看婆媳俩免不了一场争吵,记者连忙开导老人:

“买保健品确实不好,那些都是骗人的,儿女也是为了您着想。”

“我花我自己的钱买,谁管得着!”老人急赤白脸地怼了回去。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对刘荣芳老人来说,眼下她最渴望的,就是回到家中,重获“自由”。

可是在子女面前,她又不愿放下姿态,好言商量。

刘荣芳指着儿女的鼻子骂道:“你们就是巴不得我死在养老院里!”

一句话,呛得儿女气匆匆地离开了。

记者:“您为什么不跟儿女好好商量呢,他们虽然行为过激,也是为您好。”

“我商量没用啊,我都承诺不再买了,可是他们还是不放我。”

或许,也正是老人这种言行不一的承诺,才丧失了子女对她的信任。

思索片刻后,老人决定从自己最疼爱的小儿子身上下手,给小儿子写了一封信。

“儿子,我已经是快80岁的人了,能活到哪天也未可知,我向你保证,以后再也不接触这种东西了……”

写完这封情真意切的信,再联想到在养老院的孤独,老人数次哽咽。

那她的子女,会接受她的承诺吗?

当小儿子李伟看了母亲写的信后,竟然笑了。

“没用的,这种保证她做了很多次了,每次都反悔。”

女儿李璐也表示,他们不会再相信母亲的承诺了。

母亲现在想出来,就是为了找她以前的朋友,继续去买保健品。

所以,他们要等到母亲真正想明白的那天,再将她接出来。

姐弟俩口风一致,那老人的大儿子又是什么态度呢?

大儿子表示并未私吞母亲财产

记者又采访了老人的大儿子李建。

李建说,将母亲送进养老院,是兄妹三人商量后的决定。

之前母亲买保健品花了几千块钱,他们也没有说什么,就当作学费了。

他们语重心长地跟母亲讲了这些“三无产品”的危害,母亲当下承诺,以后再也不碰了。

可是没多久,母亲又再度跑出去,偷偷将买回来的保健品藏在家中各个角落。

再后来,不管兄妹三人如何提醒母亲,都毫无作用。

而母亲做过的承诺,更是花样百出。

“我再买保健品,你们就剁下我的手。”

“我要是再买,你们就把我送进养老院,别让我出来。”

无奈之下,他们这才将母亲送进养老院。

至于母亲的20万元存款和退休金,他们也没有私吞。

兄妹三人共同管理母亲的财产,每一笔开销都花在母亲身上,并且有明确的账目记录。

说起婆婆,大儿媳更是委屈满满。

婆婆住进养老院后,她和丈夫每周都会拎着水果去看婆婆,可是婆婆对他们破口大骂。

最后,大儿媳终于忍受不住,直接和婆婆呛了起来:

“你没生我没养我,我已经尽到儿媳的责任,你没资格骂我!”

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去看过婆婆,她也不会同意现在让婆婆从养老院出来。

眼看一家人僵持不下,记者只能请来调解员介入,缓和一家人的矛盾。

调解员介入

调解员在了解情况后,指出老人之所以买保健品,实际上是孤独导致的。

很多保健品推销员,对待老人热情,随叫随到,比亲生儿女还亲。

老人购买行为的背后,是对亲情的渴望。

听了调解员的话,老人的女儿和大儿媳决定主动前往养老院,与母亲和解。

她们特地穿上色彩鲜艳的衣服,化了精致的妆,与母亲面对面坐下来。

当着老人的面,调解员对子女说:

“老人对养老院的饮食和住宿还是很满意的,你们有时间,可以带着老人家出去走走。”

刘荣芳老人默默地插话:

“我不用她们带,我自己能出去玩。”

“但是您要给子女一个尽孝的机会呀!再说了,您有高血压和冠心病,自己出去他们也不放心。”

听了这话,老人没再反驳。

而李璐和大嫂也表示,以后一周带老人出去玩一次。

而刘荣芳老人的话,也印证了调解员的推断:

“我知道那些药没那么神,我就是买个心理安慰,再说推销员对我挺好的。”

一场家庭矛盾就此解开,暂时落幕。

这起家庭纠纷曝光后,网友分成了两派。

一派指责老人的子女做事偏激,毕竟老人这么大年纪了,花自己的钱,爱买什么买什么,子女无权干涉。

还有一派,指责老人落到这个地步,是自作自受。

对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我是米粥的阅读时光,热爱阅读,随时分享人生百态,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78岁老人被子女强行送养老院,20万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