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今天是吃面的日子?
为什么今天是吃面的日子?
Time 09:56:11 情感驿站 爱情婚姻
今天的面条主要是小麦做的,而中国人吃面条的历史,可能比种小麦的历史还要稍微长一点。
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发现了历史最悠久的面条,距今有4000多年,经过鉴定,它是用小米磨粉制成。而这个时候,小麦刚刚开始在*地区有种植。
小麦从外高加索地区起源,沿*、甘肃一直流入中原。到公元前11世纪,关中地区就有麦子种植了。《诗经·鄘风》中有诗云:“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意思是“我行走在田野间,麦子生长得多么茂盛”。
不过,那时候种麦子还不是中国农民的普遍习惯,即便今天都以面食为主的山西、陕西、河北地区,种麦都还没有被普及。一直到西汉末年,关中才广泛种植麦子。
由于在种麦子之前,中国人种水稻和小米,都是颗粒状蒸煮而食,这种习惯被用到了麦子上,所以相当长时间内,中国人吃麦子都是将麦粒整个或者捣成粗颗粒,蒸煮成“麦饭”。
习惯蒸煮的饮食方式,也让中国人没有像西方民族一样发明烤制的面包,而是做成了蒸熟的包子馒头,以及煮熟的面条。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写道:“世界新生伊始,许多事物还没有名字,提到的时候尚需用手指指点点。”中国人刚开始吃面的时候,也给面条发明了很多名字。
人们把小麦粉做成的片状食物,统称为饼。因为面条是水煮的,所以被称为“汤饼”。那时候的面条比较宽,到了公元2世纪的西晋,人们已经学会做细长条的面了。当时的文学家傅玄写道,招待宾客的面“忽游水而长引,进飞羽之薄衍,细如蜀茧之绪,靡如鲁缟之线”,细得像蚕丝一样。
《齐民要术》中则记载,做“水引饼”,要把面揉成筷子粗细,然后按尺切断,在水中浸泡,手拉成韭菜叶子那么纤薄,沸水煮熟。
基本上,面条的形态从此就固定了下来,一直到出现方便面这种等水开就可以吃的进化版。当然了,等水开也是需要耐心的。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