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健康小常识冠心病3
TUhjnbcbe - 2021/2/14 0:53:00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冠心病的几种类型及症状,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冠心病的诊断。冠心病的诊断主要靠临床表现(病人症状)、检查。

 

 当一个具有冠心病发病基础(年龄较大,多重危险因素)的患者出现具有下列特征的胸痛时,要高度怀疑冠心病。1、疼痛部位:胸骨后。2、放射:向下颌、左上肢、左肩。3、性质:压榨性,烧灼样。4、持续时间:1-5分,不超过15分。5、诱因:劳累、寒冷或饱餐。6、缓解方式:休息、舌下含化硝酸酯类(1-3分)。

 冠心病常用的检查方法有:

 1、心电图:心电图是冠心病诊断中最早,最常用和最基本的诊断方法,与其它诊断方法相比,心电图使用方便,易于普及,当患者病情变化时便可及时捕捉其变化情况,并能连续动态观察和进行各种负荷试验,以提高其诊断敏感性,无论是心绞痛或心肌梗塞,都有其典型的心电图变化,特别是对心律失常的诊断更有其临床价值,当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2、心电图负荷试验:主要包括运动负荷试验和药物试验(如潘生丁,异丙肾试验等),心电图是临床观察心肌缺血最常用的简易方法,当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可以记录到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异常表现,但许多冠心病患者尽管冠状动脉扩张的最大储备能力已经下降,通常静息状态下冠状动脉血流量仍可维持正常,无心肌缺血表现,心电图可以完全正常,为揭示减少或相对固定的血流量,可通过运动或其它方法,给心脏以负荷,诱发心肌缺血,进而证实心绞痛的存在,运动试验对于缺血性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后的心功能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

3、动态心电图:是一种可以长时间连续记录并编集分析心脏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变化的方法,此技术于年由Holter首先运用于监测电活动的研究,所以又称Holter监测,常规心电图只能记录静息状态短暂仅数十次心动周期的波形,而动态心电图于24小时内可连续记录多达10万次左右的心电信号,可提高对非持续性异位心律,尤其是对一过性心律失常及短暂的心肌缺血发作的检出率,因此扩大了心电图临床运用的范围,并且出现时间可与病人的活动与症状相对应。
  

4、核素心肌显像:根据病史,心电图检查不能排除心绞痛时可做此项检查,核素心肌显像可以显示缺血区,明确缺血的部位和范围大小,结合运动试验再显像,则可提高检出率。

5、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可以明确冠状动脉有无狭窄,狭窄的部位,程度,范围等,并可据此指导进一步治疗所应采取的措施,同时,进行左心室造影,可以对心功能进行评价。


  冠状动脉造影的主要指征为:


  (1)对内科治疗下心绞痛仍较重者,明确动脉病变情况以考虑旁路移植手术。(2)胸痛似心绞痛而不能确诊者。

6、超声和血管内超声:心脏超声可以对心脏形态,室壁运动以及左心室功能进行检查,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对室壁瘤,心腔内血栓,心脏破裂,乳头肌功能等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血管内超声可以明确冠状动脉内的管壁形态及狭窄程度,是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新技术。 

7、冠状动脉CT为新兴的诊断冠心病方法,与冠状动脉造影一致性较高,且易被患者接受,成像效果与受检者心率、对比剂的用量、对比剂注射的速率、扫描延迟时间、冠状动脉是否钙化及斑块性质等多方面相关。其优点在于时间快,痛苦小,准确率高,64排以上CT的检查结果和冠脉造影的结果相差不大。冠状动脉CT对于管径大、走行平直的血管评价效果较好,但对于直径过小、迂曲、钙化程度过高的血管评价效果较差。

8、心肌酶学检查:是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上根据血清酶浓度的序列变化和特异性同工酶的升高等肯定性酶学改变便可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

9、心血池显像:可用于观察心室壁收缩和舒张的动态影像,对于确定室壁运动及心功能有重要参考价值。

以上是冠心病的几种诊断方法。一旦诊断为冠心病,我们又该如何治疗呢?我们下期接着聊。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健康小常识冠心病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