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入冬季,气温减少,空气干燥,这个时候很多疾病开始跃跃欲试,尤其老人最怕的就是冬天,它好像是老年人生命中的一道“破坎”。大多数老年人他们抵抗力都比较差,冬季寒冷且一天的气温变化较大,老人适应变化调节能力差,稍不注意就会感冒,着凉等。而对于老年人感冒可是致命的,尤其是身患多种慢性疾病者,普通的感冒就很容易演变成重病。针对一些高发疾病,我们要怎么预防呢?
一
寒冷诱发脑出血
季节的变化以及外界温度的变化可以影响人体的正常代谢,改变血液黏稠度,毛细血管痉挛性收缩和脆性增加。"短时间内颅内血管不能适应这些变化,就会出现血压波动,如果再加上其他一些诱因,如疲劳、情绪激动、喝酒等,很容易导致脑出血的发生。"
预防脑卒中,记住“”
1.“1”是早晚多喝1杯水。早晚分别喝一杯温开水,能稀释血液。2.“2”是冬季外出带上两件套:帽子和围巾。冬季气温过低时,血管会收缩,引起血液循环不畅。3.“0”是多吃圆形的果蔬,每天吃一个苹果或者番茄,可能有助于降低卒中的风险。
二
寒冷诱发慢阻肺
出现咳痰喘要小心,天气寒冷,呼吸道疾病高发。
1.日常注意做好防护、保暖,注意室内通风换气,饮食营养均衡。2.戒烟,避免刺激性气味吸入。3.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阻肺等病史的老年人,还应注意每年接种流感疫苗,3~5年打一次肺炎疫苗。
三
寒冷诱发心梗
别在清晨锻炼身体,冬季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高发季节。
1.外出时做好保暖措施。2.不要在寒冷的清晨锻炼身体。3.切勿暴饮暴食,勿食用过多油腻食物。4.心脏病容易在夜里发病,如果发病,要第一时间用药缓解。5.天气寒冷,许多高血压患者在原有用药基础上,监测到血压依然波动、不平稳,医院调整用药,平稳血压。
四
寒冷诱发肠胃炎
别吃太多,别吃太晚,冬季是消化道疾病相对多发的季节,比如急性肠胃炎,患者会出现腹痛、腹泻、恶心等症状,多是因为食用生冷食品或暴饮暴食引起的。
1.避免进食生冷食物。2.不要暴饮暴食。3.晚饭别吃太晚。
五
寒冷诱发关节炎
冬季天气寒冷,关节受凉后,局部血管收缩,造成血液循环减缓,局部累积的一些炎症因子无法像夏天血液循环加快时候被清理的那样快,因此,炎症因子累积的平衡就会失衡。造成局部炎症反应加重。
1.运动前,一定要做好热身运动。2.把体重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3.避免长时间的站立,也不要长时间的下蹲。4.如果出现关节损伤、疼痛,要及时就医。
六
寒冷诱发血糖高
糖友冬季的血糖要比春秋两季高,这是因为寒冷会刺激交感神经,而冬季食欲好进食多,户外活动却明显减少,这些因素都使得血糖升高。
1.糖友运动可以户内、户外运动相结合。2.别盲目进补,多吃新鲜蔬菜等粗纤维食物,适量进食蛋白质食物和水果。3.做好保暖,如果出现支气管炎、肺炎等感染,可能会使血糖大幅度升高。
七
寒冷诱发青光眼
别摸黑玩手机,冬季由于寒冷刺激可通过影响植物神经,使眼压大幅度波动、房水排出减慢诱发青光眼,并加重青光眼的视神经损害。
1.寒冷季节注意保暖,平时适当运动促进血液循环。2.少量多次饮水。3.避免疲劳、情绪激动。4.少在暗的环境中工作或娱乐。
来源:健康时报
往期推荐蓝卡健康蓝卡健康利用“医疗健康+互联网”的方式,系统地提出了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和医养结合养老医疗服务等解决方案。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转载仅用于交流分享学习不用作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