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岁的江大爷是一位视力残疾人,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多年,前不久江大爷因发生心源性哮喘医院。
在院长孙宝贵教授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完成了心脏三腔起搏器植入术,解除了老人的一大“心”病。
夜里睡觉憋醒
老病患四处求医
据江大爷介绍,“患心脏病有十年左右,从过年到现在住过三次院了”,江大爷说。
多年的心血管疾病已使江大爷的心脏不堪负荷,平时经常会表现出乏力、疲劳、胸闷等症状,近来更是容易在夜里憋醒。“刚开始睡的时候还好,睡着后会感觉喘不过气来,要坐起来才会好一点。”
医院院长孙宝贵教授介绍,江大爷的这种哮喘是心源性哮喘,又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
患者常在熟睡后因为胸闷、气急而发生呼吸困难,有时还会憋醒,病人不能平卧,只有半卧或半坐时才觉得稍微轻松一点。
孙教授解释,这是因为人在睡眠期间,迷走神经相对兴奋,冠状血管收缩,使心肌缺血缺氧,平卧时回心血量明显增加,使心力衰竭加重。
而进入熟睡后交感神经突然兴奋,心率增快、血压增加,使已经衰竭的心脏难以承受而出现心源性哮喘。
患者需要端坐才会稍微觉得舒服一些,因为端坐可以使血液大部分沉积于身体的低处,减少回心血量,从而缓解肺部瘀血。
身染数病举步维艰
低保家庭苦不堪言
谈起自己的病情,江大爷满面愁容。各种心脏疾病给他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平时不能活动,更谈不上做家务和下地干活了。
再加上视力障碍,要一直戴着眼镜,取下眼镜什么也看不见。“医院住院的时候,腿上的皮肤还起了疱疹,医生说是皮肤神经痛”,江大爷指着还贴着膏药的左腿对记者说。
常年的病痛,使这个本不富足的家庭陷入了贫病交加的困境,只能靠*府的补助勉强维持生活。
“儿女负担也重,两个女儿嫁到明光,家庭条件都不好。儿子身体也不好,已经入赘到外地了。老伴以前发生过脑出血,还到南京上过支架。”
同很多看不起病的家庭一样,江大爷夫妻二人在这种看不到希望的日子里默默的煎熬着……
幸运的是,江大爷等来了“心动亭城”心脏病专项医疗救助。
这项由安徽省滁州市民*局、滁州市扶贫办、滁州市医保中心医院开展的医疗专项救助项目。
自年七月启动以来,已为安徽滁州地区余名患者进行了心脏类疾病的免费筛查,多名符合条件的先心病患者获得了救助,其中包括80余人先心病患儿以及60余人复杂先心病成人患者。
江大爷的申请很快得到了回复,他获得了“心动亭城”项目的救助资格。
三腔起搏为“心”
身体康复晚年无忧
经过术前的充分检查,在江大爷入院后的第五天,在孙宝贵院长的指导下,由徐东进主任主刀,顺利为他植入了三腔起搏器。
术后各项检测正常,江大爷的心源性哮喘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据介绍,三腔起搏器植入术是一种特殊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与普通起搏器不同,需要另外放置一根导线到左心室的特殊位置,从而使心房和心室之间的舒张和收缩更加协调,所以三腔起搏器植入术又称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这种起搏器对于心功能指标显著下降,药物治疗不理想,心脏明显扩大的患者很有效,它能够改善心衰患者血液动力不足的状况,起到治疗心衰的作用,不过相比起普通起搏器手术难度和费用也更高一些。
“医院专家为我做手术,感谢当地的慈善部门帮我们报销了大部分医药费,真的非常感谢!”不再饱受病痛折磨的江大爷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医院的医生和护士,老人表示一定要送一面锦旗,“锦旗上的字都想好了”,江大爷笑得合不拢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