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根据视频整理)
主持人:中药的阿司匹林,这个药物的诞生也是跟这么多年循证医学嘛,肯定要结合临床跟很多的这个发现是有关的。我们来请中药版“阿司匹林”的发明者来讲一讲。
张院士:有人说你们中医几千年了,这个理论老是不创新,真是误会。中医两千多年的文字记载,虽然很久远,但是理念并不落后,它的临床辨证的方和药与时俱进,每天都在进步,为什么进步呢?因为他症候变了。古代的症候和现在症候不一样,几十年前的症候和现在症候不一样。我们这儿提供了一个上一个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本世纪前十年,我们看症候都不一样。因为症变了,方也得变,药也得变,这就辨证论治。所以中药的理论是相对稳定的,但是他的病症的治疗的方药,他的理法、方药总是在变。这就是中医几千年来,中医药学术长青,历久弥新得根据。也是自己发展的内生动力,所以我们说,中医每天都在变化。我们现在制得很多方药,源于古代又有不断地创新。
主持人:没错!因为要对症施治,症不一样了,药自然不同。这个中药版的“阿司匹林”针对的是什么类型的冠心病患者呢?
张院士:我们又做了一系列的新的试验,做了一个大的循证(例患者),一半吃阿司匹林,一半吃这个药,然后观察了37个月,看看两者疗效。是不是心梗了,是不是心脏又堵了,是不是因为心脏突发人死了,这些做评价标准。最后的结果证实:这个药和阿司匹林的疗效是一样的。
他的优点是什么呢?有些人,阿司匹林已经产生抵抗了,吃了没效的它还有效。中老年人吃阿司匹林对胃有刺激,会出现胃出血等等的问题,这个药更适合。特别是这个药我们发现,它能保护斑块,让斑块稳定。实际上动脉里有个斑块并不是特别可怕,但是斑块不能破裂。让斑块变的致密,斑块上面有个纤维帽,让这个帽变得厚一点儿,结实点儿就不怕了,而这个药就有这个作用。
主持人:嗯!就是我们以前经常用“薄皮大馅儿的饺子,还是厚皮小馅儿的饺子”,来形容斑块是否稳定。我们把皮儿厚一点儿,它别破,它不破咱们就不会发生可怕的心脑血管事件。
讲到这里我们必须要给大家看一下。这个针对的是“气虚血瘀”的患者。再次跟大家说一下,一定要对症。“气虚血瘀”相应的症状表现在环屏上。如果您是冠心病患者,同时您自己的自我感受是两侧的这个环屏所描述的内容,那么大家一定要来看一看(神疲乏力、气短、颜面微浮、大便稀溏或不畅、小便清、舌黯苔白)。
这个中药版本的阿司匹林,千百年的智慧结晶,不断的演变传承发扬之后,到底是由哪些药物组成的呢?我们把这个方子在大屏幕上呈现出来。*芪、丹参、三七和降香。请张院士来讲解一下吧!
张院士:这四味药就是这个方子的主要的药物,丹参是跟颜老先生的(方子)共用的,他那个方子也有丹参,我们这个方子也有丹参。刚才说丹参一味,功同四物。就是它能活血还能补血。同时呢,还有就是*芪,*芪是大补元气大补中气。三七,它是散瘀、活血、止痛,也是一个我们中医来说非常好的药。东北的人参,南方就是三七。还有一个那就是降香,降香是理气活血的药,就这四味药构成了一个益气活血的方子。是我们在中药现代化特别是我们承担国家重大攻关项目,研发出来的一张方子。它具有保护心肌、扩冠止痛,同时现在又发现,它能够预防冠心病。类似于有阿司匹林一样的作用,所以说是非常好的一个方子。
主持人:我们看到这个中药版的阿司匹林已经有成药。在市面上已经买得到主持人:所以在70年代共和国的历程当中,在中药的这个发展的过程当中,无论是剂型还是配伍,还是循证医学的实践,都是一步一步的在把这个中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在这个过程当中,张院一定是亲历了很多新的中药的诞生,对不对?
张院士:我也是非常的荣幸。在我们共和国支持下,我们有中药现代化这个项目。使我们中药从小到大,同时呢,从古老的中药赋予它现代科技内涵,不断的创造新的机型,出新的药。特别是我们经过循证评价,明确了每一种中药它到底有什么活性,它到底临床应该用在这个病的某一个阶段中药,真正解决什么问题,也明确了。同时它为什么会起作用也清楚了。所以它把古老的药物做到现代药物的水平,应该是给人们解决病痛,提供了新的一个治疗手段。
所以我总说中国人是幸福的,有两套医学给你保健。一套是我们的西医,一套是我们的中医,各有优势、优势互补,所以中国人的健康、健康中国的建设在中国应该成功。
点击上方“图片”购买产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