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哮喘?
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为主要临床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哮喘患者的症状有哪些?
典型症状为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持续数小时至数天,经平喘药物治疗后缓解或自行缓解。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是哮喘的重要临床特征。临床上还存在没有喘息症状的不典型哮喘,患者可表现为发作性咳嗽、胸闷或其他症状。喘。
哮喘的病因有哪些?
常见病因包括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1、遗传因素:哮喘与遗传有关,绝大多数哮喘患者的亲属中,都可以追溯到有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病史,亲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2、环境因素:空气污染、吸烟、呼吸道感染、气候变化、吸入冷空气等因素常诱发哮喘发作。治疗哮喘的常用药物有哪些?
分为控制性药物和缓解性药物。控制性药物指需要长期使用的药物,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斯特)及全身性糖皮质激素等。缓解性药物指按需使用的药物,通过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称为解痉平喘药,如:吸入短效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具有速效的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福莫特罗)等。其中吸入糖皮质激素是哮喘治疗的最基本的药物,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支气管扩张剂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手段。对哮喘认识都有哪些误区?
误区1哮喘只有发作时才需要治疗,平时没有症状,就不需要用药治疗。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复发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不仅包括在发作期快速缓解症状,还包括在稳定期的维持治疗。很多患者只有在哮喘发作的时候才用药,哮喘反复发作,会对肺功能造成严重损害,甚至造成气道重塑不可逆改变。哮喘患者应定期随诊,切勿擅自用药或减量。误区2
吸入激素的副作用太大了,会造成骨质疏松等疾病,最好换用其他药或者少用药。
哮喘的本质是气道炎症,糖皮质激素是哮喘治疗的基石。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已成为目前哮喘长期治疗的首选药物,其用药剂量少、直接作用靶器官、局部抗炎作用强、全身不良反应少,少数病人可出现口咽念珠菌感染、声音嘶哑,吸人药后用清水漱口可减轻局部反应和胃肠吸收。
误区3
哮喘是气道慢性炎症,只要哮喘发作就应该使用抗生素来抗感染。
哮喘的慢性气道炎症属于变态反应性炎症,此“炎”非彼“炎”。哮喘的炎症是炎症细胞浸润诱发的气道高反应性。抗感染药物所抗的“炎”是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进而减轻炎症发生。诱发哮喘的因素很多,其中细菌感染只占极少的一部分。只有当患者有明确的细菌感染证据时{如发热、咳浓痰、白细胞增高等情况},才需要使用抗生素,否则都属于乱用。
误区4
只有喘才是哮喘,没有喘鸣音就不是哮喘。
哮喘患者症状不典型,如有些人表现为咳嗽,一点都不喘,这种叫“咳嗽变异性哮喘”;有些人表现为胸闷,无咳嗽咳痰、气促症状,叫“胸闷变异性哮喘”,这类病人容易被误诊为“冠心病”。所以,没有气喘不代表不是哮喘,对于有哮喘、过敏家族史,平时容易过敏的患者,反复咳嗽不好,或胸闷,注意有可能是哮喘,这时候需要肺功能才能明确诊断。
如何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
1、注意保暖:冬春季节早晚温差大,应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冷空气的刺激,建议外出带口罩,避免早晚运动,注意劳逸结合。2、避免接触致敏原:吸入烟、尘和汽油或油漆等气味以及冷空气等这些过敏源,可刺激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造成哮喘发作,因此患者要远离这些过敏原。3、加强营养支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戒烟酒,清淡饮食,忌食油腻、生冷等刺激性的食品,避免进食可能诱发哮喘的食物如鱼、虾、蛋、食物添加剂等。适当运动,增强体质。4、正确使用药物:应随身携带哮喘常备药物,尤其是缓解性药物,以备紧急时使用,忌随意用药,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规律用药。科室介绍
呼吸科有床位18张,各级医师4名,主副主任医师一名,主治医师两名,住院医师一名。呼吸团队由*华副主任医师带领,全体医护人员具有良好的*治思想、业务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广大病人提供优质的医疗和优良的服务。
诊疗范围:呼吸科擅长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如肺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咯血、气胸、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治;对慢性气道疾病规范化治疗治疗颇具心得,并对呼吸系统急重症如呼吸衰竭、重症肺炎、重症哮喘、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抢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