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是血液泵出、回流“发动机”,也是机体功能运转重要环节。
心脏功能异常,血液内循环就会受到相应影响。中轻症患者需要服用相关药物稳定病情,重症群体则要植入心脏支架来“救命”。
然而,心脏支架手术备受争议,有些患者认为,它既影响身体健康,也会缩减寿命。真相究竟如何?来看医生具体分析:
安装心脏支架,对身体是好是坏?患者以后还能干重活吗?
主治医生坦言,心脏支架手术,对部分重症患者来说,是“救命良药”。
举例来说,急性心梗重症患者往往命悬一线,他们主动脉狭窄程度高达80%以上,自主供给血氧渠道基本被掐断,必须通过植入冠状支架,才能提高血液通透性,恢复机体正常运转。
当然,也有不少患者心存疑虑:心脏支架手术后还能干重活吗?其实,该问题要视情况而定:部分群体术后恢复状况较好,综合指标均在标准范围内,可以从事一些体力劳动。
但是,有些患者血管壁重度狭窄,就算是植入心脏支架,血液指标也很难恢复正常,甚至要面临心绞痛、急性心梗二次复发风险,根本不能做体力活。
心脏支架手术后,患者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戒烟戒酒
我们都知道,烟草、酒精会给血管壁带来不可逆转损伤。
手术后,患者如果一意孤行,依旧抽烟酗酒,焦油、尼古丁、乙醇、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就会顺着血液内循环,附着在金属支架上。
久而久之,血管狭窄程度与日俱增,高血压、急性心梗、急性脑梗、脑卒中、冠心病二次复发,只是时间问题。
——营养均衡、清淡饮食
想要呵护心脏健康,就要维持血管通透性,保证血液流通顺畅。很明显,科学合理膳食能够起到辅助作用。
医生提醒,患者术后要对三高食物说“不”。长期摄入高盐、高油脂、高糖食物,必然会导致血压、血脂、血糖指标上涨。相反,在清淡饮食前提下,坚持营养均衡、荤素搭配原则,对身体健康有利无害。
——合理运动
老话常说,“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
临床案例中,有少数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植入冠状动脉支架后,总是担心病症二次复发。因此,他们会选择长期卧床静养。
但是,长期缺乏锻炼,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陈代谢速率。患者可以通过中轻度有氧运动(慢跑、散步、太极拳、瑜伽等)来拉高心肺功能合力,保证血液相关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怎样判断心脏是否健康?医生给出几个评估标准
第一,站立时体征表现正常,一旦躺下,就会有心悸心慌、呼吸不畅、胸闷气短等不适症状,则说明心脏功能不足,有衰竭风险。
第二,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睡眠质量不佳等情况,也要考虑心脏功能异常问题。它会导致内循环速率下降,脑部血氧供给不足,继而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
第三,全身性浮肿也和心脏损耗超标息息相关。血液流通速率下降,肾脏、肝脏等代谢器官会出现器质性损伤情况,有害物质不能顺利排出,肾衰、尿*症、肝炎等不请自来。
写在最后
现实生活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心脏健康问题。
普通群体可以通过科学有氧运动,强化心肺功能,预防心脑血管病症。患者不能讳疾忌医,必须遵循“早发现早治疗”原则,保障生命安全。
对于心脏支架手术,你有哪些不同看法?欢迎留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