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冠心病危险因素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主要包括遗传、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吸烟、肥胖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是逐步形成的,除遗传外,都可以控制和改善的。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减少这些危险因素,以便对抗或延缓冠状动脉的硬化及狭窄,降低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的发生。
什么是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导管经桡动脉或股动脉,到达心脏冠状动脉后注射造影剂。观察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同时还可以行左心室造影以判定心室的收缩功能情况。
发生心肌梗死应该怎样办?
心绞痛一般历时1-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如果心绞痛持续时间超过20分钟,出现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躁动不安、有濒死感,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就要意识到发生急性心梗了。当出现上述情况时,患者不要惊慌,首先应停止任何主动活动,平卧休息,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每5分钟可重复使用,有条件应吸氧;若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或疼痛持续应立即呼叫救护车,或直接转送到附近医院急诊科。心肌梗死的关键是及早救治,“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治疗冠心病的药物有哪些?
⑴抗心绞痛药物:如硝酸酯类;
⑵抗血小板药,如阿斯匹林、氯吡格雷等。
⑶抗血凝药;
⑷溶血栓药;
⑸他汀类调脂药;
⑹中药治疗:根据病人具体辨证论治,选择中医、中药治疗。
温馨提示
医院新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健康教育处方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阻塞,或在此基础上合并痉挛以及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阻塞,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缺氧的一种心脏病。
1.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使冠状动脉狭窄、闭塞。
2.诱发因素:如长期高盐、高脂肪饮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
3.七情内伤或饮食不沽、先天禀赋不足或肝肾亏虚。
保持情绪稳定。七情内伤是诱发冠心病的因素。冠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遇事要冷静,学会自我调理,凡事量力而行,不要生气,不要发脾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情绪忧郁、悲伤、焦虑或紧张、激动。
1.居住环境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阳光充足。
2.劳逸适度。发作期以卧床休息为主,不宜活动。平时根据病情适当运动,以不感劳累为度,有利于冠状动脉的侧支循环的建立。
3.保证休息和睡眠,起居要规律,宜早睡早起,保证每天7至9小时,午睡半小时。
4.保持大便通畅,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冠心病患者不能用力排便,因用力排便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可诱发心绞痛或发生意外。
原则:低盐、低脂、低糖、多纤维素,戒烟限酒忌辛辣。控制总热量,控制脂肪与胆固醇的摄人,多吃蔬菜及高纤维膳食、新鲜水果,宜少量多餐。避免过饥过饱。
1.醋泡花生:用醋泡花生米一周,然后每日早晚服数粒。有降脂降压之功效。
2.荷叶粥:荷叶1张煎汤,再加糯米克,煮粥早晚服用。有利于气血运行。
3.甜浆粥:糯米、鲜豆浆、少量冰糖煮粥,早晚服用。有补脾温阳之功效。
济南市健康教育所编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